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安東的選官試,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去年李煜平定安東高句麗遺民叛亂,擊敗新羅軍後,將丟城失地和參與叛亂的安東都護府原地方為高句麗人的軍政官員全給一擼到底。不是拿下斬了就是逃了,或貶為平民、奴工。
因此造成安東地方都督府州縣軍政官員缺乏,不得以,以鎮守當地的將領代職。
張翁喜去年回京報捷,一路宣傳引來了第一批求官計程車子文人,李煜就得好好考察下他們為政的能力,免得有混水摸魚之徒。
李煜手下雖缺一些治理地方的官吏,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要,這才有安東選官試。
特令長史李元素與司馬薛俊主持選官試,出試題目測試應試者為政能力、文才水平,以便因才授官。
李煜看過李元素等人出的測試題目,是以如何治理安東都護府的五道測問題,涵蓋了安東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政務、漕運,是參考了科舉進士科的考試內容。
還有五道貼經(填空)、墨義(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註釋)考題,參選的是明經科考的九部經書-《禮記》、《左傳》、《詩經》、《周禮》、《儀禮》、《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
李煜覺的此十題還不足以測出應試者的能力,畢竟都護府又不完全招地方官員,還得招專業人才。李煜對官的要求又不只是當下地方官老爺,你總得明算術和突擊應變能力吧!
於是在考題中親自出五道當前安東災民安置、地方治理、突發事件處理的策問題;還有五道算術題,以唐代數學發展水平出的題目,考應試者應算能力如何!
除此之外,李煜還要求應試者考完筆墨後進行武藝測試。
畢竟當前安東局勢還並不太穩定,時有不服大唐王化的高句麗遺民勾結東北部的靺鞨人叛亂,雖不足以成勢,但身為地方州縣官吏突遭敵襲,總得有拿得起刀槍率眾據城而守,等待援兵的能力吧!
更何況還有新羅虎視眈眈,暗地裡支援高句麗遺民與境內的靺鞨人作亂。
李元素看過李煜最終敲定的測試題目後,對武藝測試無異議,另向李煜提出要增加面試,以考校其人能力如何。
大唐科舉登第後,吏部選官考試之一的面試。其實主要是看其人形貌是否端正豐偉;其言是否語言清晰有條理。
對此,李煜也是持支援態度。
安東都護府前的告示欄上,幾名小吏往上貼上了都護府選官考試的通知告示。
聚集在都護府門前準備送上干謁(古代文人為了求得進身的機會,往往十分含蓄地寫一些干謁詩送給權貴,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跡。)拜訪燕王舉薦自己計程車子文人們全都聚攏在告示欄下。
只見通知告示上寫著,都護府將在三日後於府內昭雲殿前的院庭中,對前來應募官職的賢才進行選試。選試分三試,第一天為筆墨試、第二天為面試、第三天為武藝試。參加選官試的賢才請於明後三天到都護府報名領取入場考號。
筆墨試和麵試觀看的文人士子們倒還理解,科舉考試不就筆墨嗎?考過了科舉再參加吏部選官試項:一曰身,指形貌端正豐偉;二曰言,指語言清晰有條理;也就是面試了。
“咱們是來求任地方官的,不是投筆從戎,都護府的選試怎麼還加武藝這一項?再說,科舉都不考武藝。”
圍觀者議論紛紛,對都護府此舉頗為不解。大唐雖沒區分文武,但治理地方普遍是文職,武將任職地方都是擔任主管地方軍事的都督一職。
“也許是安東新定,都護府考慮地方不靖,要我等通武藝才能保一方百姓平安。”有才猜測道。
“可吾從小到大讀諸子百家書籍,連把殺豬刀都沒拿過,這叫吾如何是好?”當即就有不少士子文人哭喪著臉道。
“武藝不通也沒關係嘛!告示上不是明確寫著嗎?都護府將筆墨定為六十分,面試和武藝各二十分。總分六十分為合格者,可直接授官,六十分以下者,按其所精通之才授官。一巧不通者,授于軍士之職!”有人指著告示下面提醒道,說到一巧不通者,授于軍士之職,嘴止不住的笑了出來。
“哈哈哈!都護府這還真是對應試者物盡其用啊!咱們還擔心求不到官嗎?”
“一巧不通者不也是應募為軍士嘛!”
一眾文人士子們在通告欄前笑開了花,趕來安東求官,自是胸中有點筆墨膽子稍大者。怎會落到去當個軍士?
且南北朝至隋末亂世結束不到一百年,武風仍盛。一些北方世家豪門及家中稍顯富貴的寒門子弟普遍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