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坩堝鍊鋼法,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導過數百人開採鐵礦,有管理匠人、礦工的經驗才被李煜看重,在無人可用下任命為鍊鐵坊坊主。
看著次子提筆洋洋灑灑的在白紙上寫奏書,張根生嘆氣,自幼聰惠才華橫溢的次子不按他的想法考科舉做那官人,卻甘心與一幫匠人廝混在一起學那賤業而闇然神傷。
張小凡忙完鍊鐵坊的事再次回到自己的那座試驗型坩堝高爐處,三名負責照看高爐的助手一臉驚喜的跑過來說道:“二郞出鋼了。”
“什麼?”張小凡剛忙完鍊鐵坊的事,腦子有些迷糊。
“就是你昨天離開前煉的那一爐鐵水啊,澆築冷卻後是鋼而不再是鐵水。”
張小凡面露驚容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助手肯定的回答道。
“走,快帶我去看看。”
張小凡來鐵水澆築處,定睛一看,果然在用觀音土製成的磨具裡
未寫完,待會修改:
早就出現在了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在漢朝最為興盛,但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卻漸漸沒落可能是因為低硫低磷的優質鐵礦消耗一空,用坩堝冶煉出來的鋼,質量無保證,成本又高,因此被漸漸淘汰。不過在山西某些地方卻有坩堝鍊鐵的工藝,許多經驗豐富的鐵匠都知道怎麼製作坩堝。而陳德興給他們的幫助,也不過是用耐火的高嶺土製造坩堝和坩堝爐而已。這樣就能讓坩堝鍊鋼達到更高的溫度。
後世的亨茲曼坩堝鋼需要1600度的高溫熔鍊,用普通粘土製成的坩堝根本無法承受。當然,爐溫不夠也不等於不能鍊鋼,古人是非常能夠理解湊合一下的概念的。
1740年,英國亨茨曼(B.Hunsman)發明坩堝鍊鋼法,在歐洲歷史上第一次煉得了液態鋼水;這一發明的關鍵是製造出一種可耐1600c高曙的耐火材料,以製作坩堝。從此,各種優質鋼如工具鋼均採用坩堝法冶煉。
坩堝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生產液態鋼的方法。但是生產量極小,成本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