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慕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9 章 網咖,陸笑風傳奇,唐慕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次QQ聊天的葉雨菲,第二天上學的時候,都還興致勃勃,忍不住又跟陸笑風聊起了OIcQ,看她那樣,恨不得快點放學,回家繼續QQ聊天。
陸笑風趁機讓她向以前的同學和朋友宣傳,把認識的人都拉進OIcQ的世界,同時又在班上給同學們推薦。
不過,那時候一般家庭都還只有錄音機和彩電。電腦還屬於高科技,一般家用的都要一萬多,普通工薪家庭還買不起,加上又沒有迫切的使用需求,像鐵城這種二、三線城市,除了那些大公司有辦公電腦,也只有不差錢的土豪們才會買電腦放家裡。
所以,學生們一般還是用手寫的信件,來與遠方的朋友和家人交流,有緊急的事,就是打電話了,可是6角每分鐘的本地通話費和1元每分鐘的異地通話費,讓普通人也只能簡單說幾句。
在手機開始流行之前,能夠接收資訊的Bp機(也叫尋呼機),曾經紅極一時。想跟Bp機主聯絡的時候,就撥打尋呼臺的熱線電話,再留言,尋呼臺就將留言透過簡訊息發到Bp機上,機主接到簡訊,再用電話打過來。在用慣了手機的陸笑風看來,相當麻煩。
再後來,網咖一出現,就火爆了,聊QQ,打遊戲,看電影,看小說,陸笑風記憶中也曾在網咖呆過幾個通宵,就因為晚上的收費要便宜一半。
陸笑風推薦OIcQ的事,沒能在班上收到效果,卻讓他想起了網咖。
“那我就來吃第一隻螃蟹,開鐵城的第一個網咖。”
陸笑風回家跟父母一說,又演示了一下在OIcQ上和葉雨菲的聊天,說了準備投資OIcQ的事情,一家人就達成了共識,先開一家二三十臺電腦的小網咖。
陸國慶盯著煤礦和建築公司的事,還要去深圳接觸騰訊公司,陸笑風又要上學,網咖的事就只有秦莉去操作,一下子,家裡的人力有點捉襟見肘。
租門面,辦營業執照,申請寬頻之類的事,因為有錢、有門路、有關係,倒是簡單,特意選在鐵城工學院對面。
反而是買電腦的事,還耽誤了幾天。
上次買家裡的電腦還是到省城——江城——去買的,這次一打聽,還得去江城,鐵城還沒賣電腦的商家呢。
到省城的電腦店把開網咖的事情一說,老闆倒是大喜,又聽說沒有網咖的管理員,還熱情地推薦了一個網管,據他說是他表弟的同學,在江城的網咖幹過。
裝修房間,按陸笑風的想法,弄得很簡陋,就是靠著牆一長排放電腦的桌子,也沒有隔斷,椅子是簡單的實木椅子,也不用配座墊,最原始的網咖,根本就沒有那些舒適度、私密性的需求,什麼VIp包房之類的,以後再說。
又安裝電腦,除錯,直到半個月後網咖才開門營業,取了個後世很潮的名字“e網情深”。
網咖的經營,實行的是按陸笑風記憶裡的會員制,雖然那時候還沒有網咖管理系統,但用人工的一樣可以。
找人制作了一堆紙質的會員卡,實行實名制,用身份證免費辦卡。使用的時候,也要出示身份證,以免造假。
開業實行大酬賓,非會員第一週每小時2元,以後每小時3元。會員第一週每小時1元,以後每小時2元。很重要的一點,會員優先。
針對會員卡,一次性充值20元的,送5元;一次性充值30元的,送10元;一次性充值50元或以上,送20元。
時間上,不足半小時的,按半小時計算,超過半小時的,按一小時計算。
會員卡專設了臺賬管理,會員上機編號、上機時間、下機時間,都要詳細記錄,並要求會員簽字確認。
陸笑風又讓人制作了宣傳單,僱了幾個鐵城工學院的大學生,到學校裡邊到處分發。
宣傳單沒有後世那麼精美,就是白字黑字的,內容包含了網咖的名稱、地址、會員制度,還特意宣傳了OIcQ的功能。
大學生總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一群人,也是那個年代對網際網路最為渴求的一群人。
都說“窮學生”,從中學到大學,從象牙塔開始走向社會,大學生的物質文化需求呈幾何級增長,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每月的資助,又有幾個不窮的?
而大學生一路走來,小學、初中、高中,多的有上百個同學,少的也有幾十個,上了大學以後,哪個不是親朋好友天各一方?甚至還有異地戀。所以大學生們,幾乎每天都有信件和電話的需求。
一封信,短途的要6毛,長途的要8毛;而打電話,一分鐘就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