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去的時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聞仲出征,洪荒之大金烏,流去的時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庭,鳳凰宮。
諸聖和眾洪荒大能們的異動,齊聚崑崙山,又一一散去返回山門,再之後一個個弄出來的動靜,其實一切都落在了蕭陽這位天帝的眼裡,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他看見東王公和西王母返回西崑崙之後,不久就有一位少女帶著崑崙寶鏡出了山門,離了西崑崙,直往西岐而去,這少女正是那龍吉兒。
不由的,他冷笑一聲,道:“東王公和西王母到底還是劫數難逃,看來東王公有必要再次轉劫一次了!”
他看見通天教主懸掛於金鰲島碧遊宮前的十六個金光大字,但是眾截教弟子一個個心思各異,通天教主這番警醒之言不過是白費心思罷了。
於是,蕭陽又是冷哼一聲道:“良言勸不住該死之人,該死之人終究都要劫數難逃!”
他看見藥師彌勒二人出了須彌山,往西岐而來;看見崑崙山聚議不久,玉虛宮闡教二代、三代弟子幾乎全部出動,一起前往西岐相助。
諸聖之中,只有鳳棲山媧皇宮中的女媧娘娘以及首陽山八景宮中的太上聖人沒有什麼動靜了,而確切的說,一直以來,都只有太上聖人不曾出手,其實女媧娘娘在一開始之前就已是動手了。
比如,紂王突然從英明武勇變的昏庸暴虐,殷商會有今日的風雨飄搖,可以說都是女媧娘娘的手筆,再加上有靈珠子這個隨侍童子跟隨闡教弟子參與西岐之戰,也算是表明了她的態度立場了,她此時有沒有其他動靜倒是無妨,不會引人猜測。
但是,從頭到尾,太上聖人卻是一直穩坐於首陽山八景宮中,什麼都不曾做,一直是一副袖手旁觀的樣子,也不知他到底在謀劃什麼。
不由的,蕭陽深深地看了一眼下界的首陽山八景宮,也並未說什麼,沉吟一瞬,就移開了目光。
雖然他知道太上不會真的會無所作為,肯定是在暗地裡謀劃著什麼,但是他並不認為在如此洪荒大勢之下,太上一人能夠翻出什麼風浪來,倒不必只把目光盯在太上身上了。
而且,如今既然諸聖和眾洪荒大能們已經有了動作,派遣眾多門人弟子前去相助西岐,那麼現在當務之急,是殷商要如何應付這些人了,那些殷商兵將以及申公豹請來的助力又能否抵擋住這些來敵呢?
想到此,蕭陽又是對著虛空一揮袖,頓時虛空中顯示出朝歌城的畫面。
今日,朝歌城外。
殷商大軍浩浩蕩蕩,大風烈烈,旌旗半卷招揚,那聞仲聞太師今日要率軍出征,征討西岐,殷商紂王帶領眾臣子一起前來送行。
大軍陣前,紂王和聞仲相顧無言。
紂王自知這幾年遭了人算計,荒唐無比,弄的殷商搖搖欲墜,叛亂四起,導致如今聞仲都不得不親征西岐,為他掃尾,穩定殷商社稷。
而且,他還知道,聞仲這一去必然要冒大風險的,甚至說不定有可能一去不回,馬革裹屍,戰死疆場了。
想到此,不由的紂王面露愧色,到底聞仲是其老師,教導他長大的,其中師生之情誼堪比父子,不可謂不深厚,如今聞仲要帶兵討伐西岐了,還有可能一去不回,紂王心裡感受如何可想而知了。
他看著聞仲,喚道:“太師!孤王”
嘴唇動了動,想要說什麼,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了,只能無語凝注著聞仲,目中滿是愧意。
看著這樣的紂王,聞仲長嘆一聲,拍了拍紂王肩膀道:“大王!老臣我戎馬一生,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大半生都在戰場上度過,如今也不過是前去討伐西岐而已,大王何必做如此兒女之態?請大王放心,老臣此去定然攻破西岐,平定叛亂,再還殷商一個鐵桶江山!”
聞言,紂王也收起了那複雜難言的愧疚,哈哈笑道:“好!太師有如此豪言雄心,孤王心中甚慰,拿酒來,孤王為太師踐行!”
一言吩咐下去,當即就有侍者端來兩碗烈酒,紂王端起一碗,親手遞給聞仲道:“太師,請!”
聞仲接過酒碗,見紂王又是端起另一碗烈酒,君臣二人對視,聞仲舉起酒碗道:“大王,請!”
然後,二人同時仰頭飲下這碗踐行酒,聞仲大哈了一口氣,抬手擦了擦酒水沾溼的鬍子,哈哈大笑道:“好酒!好酒!哈哈哈!”
紂王也是把手中大碗一傾,給聞仲看,示意他也是一飲而盡,然後他大笑道:“太師!孤王等你大勝歸來!”
聞仲頜首,把酒碗交給侍者,握拳拱手就要拜別,帶領大軍出征離去,可是這時他微露遲疑之色,忽地躬身咬牙道:“大王!老臣就要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