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部分,呂氏外戚,擊水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歷侍三朝而為人主重用,雖居高位而為人不驕,身處顯赫而禮賢下士,今日一見,呵呵!”沮授其實也不是個得理不饒人的主兒,只不過是此時冷靜了下來,為今日貿然求見而心中暗暗自警的同時,也有對親眼“目睹”了盛名之下的董承,其實難副的“真實面目”。因此,話說起來,極為不客氣。

“咳咳!某觀先生,看似極為眼熟,不知道是哪位故友來訪?董承年過五旬,老眼昏花,家中又有瑣事纏身,心煩意亂之下,實有招待不周,還請貴客恕董承不敬之罪!”身為國舅的董承,能在暴怒之下,以如此身份說出這番話來,其實誠意已經是表示的很足了。沮授也沒有想到既是天子親舅,又是天子岳丈,也因為同曹操正式翻臉後,被隱隱推舉為朝臣之首的董承,在見了自己之後,竟然沒有因為剛剛自己極其具有攻擊性的話語而再生怒氣,而且竟然還會有這等禮賢下士的作態。當真說不得要不是沮授袁尚兩人前來拜訪,其實另有所求,還真會為董承這番乾脆的自責求全而心中生敬佩之意來。

“實不相瞞!某同國舅,其實只十餘年前有過數面之緣而已,如今妄稱尊駕故友,實則是不得已而為之!”沮授開門見山的說道,眼眸卻是一直在觀察著董承的面色,見董承在聽完自己所言之後,竟是絲毫沒有生出輕視之心,彷彿之前說出那等滿含埋怨之語的另有他人似的,沮授心中暗暗點頭,繼續說道:“而某之名姓,說來恐怕會汙濁了尊駕之耳朵,某實非黃某,乃河北沮授是也,而這位……也非是本家後輩,而是某家公子,已故袁公嫡子,袁尚字顯甫是也!”

“啊!怎麼是你們!”沮授話音剛落,董承卻是連之前要暗中探查眼前這兩人來意的心思都已經拋擲到九霄雲外去了。這兩個名字對於他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對於兩人的來意,董承也能猜個差不離。不過話說回來,或許其他人來,要麼是要錢要官或者是要名要借勢,可這已經表明了身份的兩人到來,要的,卻極有可能是老董家全族性命!……(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四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二六)

雖然身在許昌,但對於幾乎影響了整個大漢朝局勢的袁氏之變,董承還是知道不少內幕訊息的。至少對於曹操此番名義上奉天子詔令,出兵以武力調停河北局勢之事的真正目的,董承就知之甚詳。

天子不是笨蛋。雖然曹操在許昌時每日按時朝見問安,三五七日的大小朝會,也是必定到場,而且無論人前人後,都是執禮甚恭,給足了他這大漢天子滿滿的面子。倘若還是兩三年前,沒有經歷過董卓、以及李傕郭汜二賊之事的話,沒準劉協還真會認為這是曹操忠心體國的表現,就像曹操在劉協面前自我標榜的那樣,是擔憂天子年幼,耽誤國家大事,才凡事親力親為,而天子只需要努力同曹操麾下文臣學習政事,便足可兩廂相處平安了。但天子畢竟是親歷過權臣秉持朝政,天子威勢旁落的遭遇的,儘管就連劉協自己也知道,現在大漢頹勢盡顯,就憑他一個毛孩子,就算是文帝再世、漢武復生,僅憑朝堂上這一堆忠心或許可嘉的朝臣,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作為,眼下諸侯並起,雖然面上還都是大漢臣子,但實際上,卻早已有了當初戰國春秋時的氣氛,而皇室要重振,大漢要中興,說不得也是亟需像曹操這般至少表面上能忠君的能臣來平定亂世,再圖其他。在這等情況下談論治世和亂世、能臣或者忠臣,這其實已經是個偽命題,最終在實際面對曹操時。也只能一方面劉協在身邊朝臣的影響下,的確是愈發的忌憚這位被許子將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的“護身符”曹操。可另一方面,卻是又不得不依賴曹軍之勢,以彰顯朝廷之威。

好在曹操現在雖然實力愈強,但大漢四百年的慣性還是難以令人跳出桎梏,這才形成了在許昌這一畝三分地上,雖然是曹操的地盤,但卻還有以董承為首的“保皇派”朝臣同實際的掌控者曹操表面上平衡的景象。

曹操留這些人是在保全自己的名聲。以掩蓋其對事事被掣肘而愈來愈不滿的局面,這點董承何嘗不知?只是同樣經歷過亂臣秉政之事,董承對於當初表現出過善意的呂布和袁紹勢力。也難免存了幾分猜疑之心。不過所不同的是,呂布軍實力就擺在那裡,而且兵力常陳濟南國,距離許昌。不過數百里的距離。快馬一日夜便可到此,人家根本就不會在乎他董承會如何作想,就像是上回秦旭送“重犯”來許昌遇襲之後,人家根本就不怎麼在乎朝廷,或者說是曹操會有什麼說法,對董承彼時所表現出來的“善意”也是持可有可無的態度,兒戲一般刺激了曹操一把便拿著好處飄然而走,讓董承是既恨其沒有出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