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部分,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愛之冰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大的事。您知道的,普通人捲入通判遇害此種事物的話,那真是全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於是,知州大人催促上路去京師送信的時候,卑職懷疑其中有什麼隱情,就乾脆稱病不出了。”
高方平微微點頭,他這個解釋倒也通順。讓他去送信具體和黃文炳遇害有沒有關係天知道,但是混跡官場的人一向都很機智,這種事寧可信其有,請病假撂挑子大不了丟官,胡亂參與,那真會一不小心死全家的。
總體來說,見面之後高方平就瞭解了,戴宗不是什麼好漢,在官場這個大染缸待久了,其實他是個機智的老油條。
在《水滸》裡,事後他辭官歸隱,這裡也能看出這傢伙是個會趨避厲害的機智分子。
作為吳用他們的舊友,那些傢伙們起事造反了。一般情況他戴宗會跟隨才怪,除非他腦袋嗅到,否則放著好好的監獄長、高階公務員不做上什麼梁山。他後來上山是因為已經走投無路了,又因為想救宋江,被吳用的半吊子計謀給坑了,導致他也被捉,這才去的。
說起來宋江這個胖子,還真的是個蠱惑人心的能人,短短時間,看似和戴宗,和江州的許多人都相處不錯。這恐怕也是黃文炳不放過宋江的理由。
在書中,利用給蔡京送信的機會,戴宗跑到梁山問策打算救宋江,那應該就真是他和宋江之間的友情了。
思考著,甩甩頭高方平追問道:“你說黃文炳和其護衛死於大斧。讓我想想,說的時候你表情尷尬。我聽說你有個熟人叫李逵,就在這江州城,他似乎就是用斧的一個渾人?”
戴宗神色大變,急忙跪在地上道:“大人勿要過度解讀。那黑廝我的確認識,事實上他非常喜歡鬧事闖禍,這江州城裡許多人也都認識他。也的確,見過宋江哥哥後李逵彷彿丟了魂,很崇拜宋江。那是個有奶便是孃的渾人,因宋江多金,經常給他錢買酒。不過,是否是他李逵為給宋江要公道而去殺官、宋江哥哥有否在此事中扮演什麼角色,卑職並不知情。我覺得不可能,就算可能,卑職用名譽發誓我絕對沒有參與其中。”
高方平皺著眉頭尋思片刻道:“基本上我不信宋江慫恿過李逵這麼幹。李逵的性格倒是有可能自帶飯盒的這麼幹。但是總體上,我也不信這是李逵做的。”
戴宗倒是楞了楞,鬆了口氣好奇的道:“大人為何這麼想呢?”
高方平道:“黃文炳任江州通判前,知無為軍。你說他有四個護衛,天老爺的,黃文炳這麼奸詐這麼愛得罪人的官,要說他的護衛不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我不是不信的,若是李逵那個沒腦子的黑廝單獨行動,我不信他有能力單挑黃文炳的四個護衛,絕對不信。要說是聯合別人做的,我就更不信,換我,我若要做這麼大的案子,絕對不會和李逵這樣的人合謀,那是給自己找死。”
戴宗急忙高興的點頭道:“有道理,然而事情發生後,暗下有這個傳言後,知州大人就下令捉拿李逵,卻是沒有捉到,李逵那黑廝已經得到訊息,提前跑路了。於是知州大人把李逵定位了反賊,咬定說就是他殺官洩憤之後跑路的。”
聽到這裡,高方平當然知道是戴宗暗下通知李逵跑路的,甚至還給了盤纏。跑了,基本上就坐實了賊名,然而沒辦法,在這個時代不跑的話李逵真不會有什麼活路,一樣也被強行背黑鍋。很顯然黃文炳的死,要被蔡倏用李逵等人來頂鍋了,好平息這麼一個震動朝野的事件。
當然了,通知李逵跑路這些問題,戴宗明面上不會承認。高方平也沒心思去管他戴宗的小心思小貓膩。李逵是個一點不重要的人,就算真是他殺了黃文炳,他也不重要。他自己是個不會主張、不帶腦子的人。真正重要的是:黃文炳到底為了什麼,而被人殺了。
需要殺死一個通判來掩蓋的真相,這個案子會是真正的“老虎”,難怪張叔夜堅持頂住壓力,讓高方平帶神衛軍進駐江州了!
這個案子的難點在於,根據蔡倏的需要他可以有很多的說辭。畢竟黃文炳這樣的人,仇人多是肯定的,想殺他的人,肯定不會只有十個八個那麼少。
抬起茶碗一口喝光了後,高方平道:“通判黃文炳遇害的現場,誰勘察的?”
戴宗低聲道:“乃是湖1口知縣鄭居中縣爺,親自帶人去勘察。”
“誰報的案?”
“乃是回城的一個百姓報案。”戴宗抱拳道。
總之,他是說話聲音越來越低了,隨著詢問的深入,就算他已經決定了站隊小高相公,但是這些事扯了起來,真的讓人心驚肉跳。案情不用去分析,僅僅是隨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