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參知政事,逍遙侯內,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榮的目光瞅著趙元朗身上的時間,長到族以深吸好幾口氣地步。
李瓊暗暗搖頭,好一個趙元朗啊,他簡直把柴榮的心思,都給摸透了。
身為政壇高手的李瓊,心裡異常明白,假如,趙匡胤也支援提拔李中易,那麼柴榮肯定會有猜忌之心。
包括宰相在內的文臣和武將,居然都支援李中易,嘿嘿,這個聲望未免也他大了一點吧,莫非是王莽在世?
皇帝親口做了暗示,深通帝心的範質,開口說了話,一錘定音:“陛下,尚書右僕射,如今一直空缺,以臣之見……”
“文素相公,宰相之職重逾千鈞,國朝之名器,豈可輕易授人?”柴榮史無前例的打斷了範質的發言,搶在這位範相公之前,淡淡的說,“參政可也!”
“啊……”柴榮此話剛一出口,大殿內就有人情不自禁的驚叫出聲,渾然忘記了殿中侍御史,正虎視眈眈的監視著眾人的一舉一動。
參政,其實就是參知政事的簡稱。唐朝中期之後,參知政事雖然入了副相班列,卻不是名正言順的實權相公。
參知政事,雖然不掌印,不坐堂(政事堂),卻擁有軍國大事的參與權和建議權。
通俗點說,政事堂的相公們開會議事的時候,除非李中易生病請假,否則,必須派人請李中易到場商議。
也就是說,李中易到場後,說啥並不重要,關鍵是要到場(政事堂)。
李瓊一邊暗暗嘆息,一邊朝李中易所處的殿門口方向看過去,他心想,趙元朗在最關鍵的時候,幫了李中易一個大忙,這份人情實在是太大了。
以李中易未及而立的年齡,即將位列宰相班列,皇恩可謂是異常之浩蕩,殿內的群臣們紛紛對他側目而視。
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更多,擔憂者也不少,不一而足。
官場雖然很大,官員們也有七情六慾,可是,有資格待在大殿內的臣子們,早就修煉到喜怒不形於顏色的境界。至少,大家表面上都看不出有何異樣的神態。
“陛下,臣才疏學淺,恐無法膽此重任……”李中易不管心裡是個啥子想法,表面文章都必須做到位,所以,他果斷站出來,表明推辭的態度。
儒門學說,雖然有鼓勵修身養性,倡導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可是,涉及到利益的時候,用的卻是另一套潛規則:掛羊頭,賣狗肉!
“朕意已決,汝毋須多言。”柴榮的性格是,一旦下了決心,九牛拉不回,在場的重臣們無一例外,全都知道。
李中易只得叩首謝了恩之後,緩緩的退回殿門口的班列之中,他,又升官了!
榮任副相,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李中易心裡卻異常清醒,他是沾了柴宗訓重病纏身的光。
除了沾光之外,魏仁浦和李谷的內訌,範質對李谷的看不順眼,李瓊的暗中幫腔,都起到了不小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其中,趙匡胤代替武將集團做出的回答,確實是推著李中易晉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中易依然站在殿門口處,可是,如果有人細心的觀察,一定會發現,他的腰桿挺得筆直。
副相之尊,禮絕百僚。待到宣麻拜相之後,李中易的貼身護衛——元隨,直接加到超過百人。
這倒也罷了,李中易出行之時,儀仗隊伍裡邊,必定要多出一把清涼傘。
千萬別小瞧了這把清涼傘!有傘,代表著宰執之威,百僚路上偶遇,皆須退避三舍,不得衝撞車駕。
照例,凡是入了宰相班的臣子,朝廷大多都會賜於騎馬進宮的殊榮。
也就是說,李中易再不必象以前一樣,到了皇宮大門口,就要下車步行,走很遠到文德殿上朝議事。
這其中的意義,就好比慈禧太后,賞李鴻章紫禁城騎馬的待遇一樣,光宗耀祖,是一件極其榮耀的美事。
大事底定之後,李中易由於所處的位置暫時還比較偏,所以,看不清楚李谷的神態。
李瓊和李谷卻是近在咫尺,李瓊也許是好奇心做祟,一直十分關注李谷的表現。
只見,李谷雖然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的異樣,可是,李瓊仔細一瞅,卻看穿了破綻:李谷的左側衣袖,一直微微的顫動著,始終沒有停歇。
李瓊心裡暗暗好笑,他今天來上朝,其實是柴榮暗中派人去請的結果。
按照李瓊的政治眼光,自然看得懂柴榮的心思。柴榮刻意提拔李中易進入政事堂“觀政”,其真實的目的,是想扶持儲君一黨,牽制住政事堂諸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