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0章 進宮,逍遙侯內,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車穿行於街市之中,李中易抬手撩起窗簾一角,一路看過去,沿途的商鋪大多關門閉戶,並沒有開門做生意。

不過,街面上的吃食小攤,倒是比比皆是。顯然,越是底層的百姓,越需要賺錢養家餬口,一天都不敢耽擱。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不過是個笑談罷了。真正家無餘糧的,其實是這些兜裡沒有多少積蓄的小商小販。

在這個時代,看一座城市的整體購買力,不是看那些豪華的酒樓茶社,而是這些街面上的小商小販。

俗話說的好,虧本的買賣無人做,只要有足夠的暴利,哪怕明知道被抓了必死無疑,也有人敢於鋌而走險!

在鹽鐵專營的當下,冒著生命危險販賣私鹽的各地團伙,大多具有黑社會暴力的性質。

邏輯其實很簡單,這些團伙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賣私鹽,豈能不隨身帶上兵器?

李中易主掌平盧之前,販賣私鹽的暴力團伙,居然有膽子圍攻巡邏的官軍,治安狀況簡直是糟糕透頂。

隨著各地村正和亭正的部署到位,以及屬於預備役的鄉軍,不斷組建完成,等於是從根子上,限制住了私鹽的泛濫成災。

李家軍多馬且隨機巡邏的手段,讓私鹽上路被查獲的機率,增加了一百多倍,這便有效的遏制住了私鹽氾濫成災的勢頭。

在皇權專制時期,歷朝歷代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田賦、人頭稅、商稅、進城稅以及鹽鐵專營等額外收入。

田賦,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按照田畝的多寡交納糧食,一類是按戶徵收的絹帛等實物。

在實際上操作上,絹帛其實一直充當著一般等價物,也就是貨幣的功能。

在李中易有意識的主導之下,李家軍的實際狀況,和歷代都迥然不同。

客觀的說,李家軍其實就是一支建立在強大武力基礎上,以搶劫大戶和殖民異族為主的惡霸軍隊。

基於高麗國多鹽湖的現實,李中易一邊在平盧地區,大力鎮壓販賣私鹽的行徑,一邊透過海路,將高麗湖鹽源源不斷的運來平盧地區,並以極低價格每月定額銷售給老百姓。

無利誰起早?私鹽販子們在平盧地區的利潤,呈現出斷崖式滑落的走勢,他們和李家軍之間的主要矛盾,從與民爭利,眨眼間變成了,跨境走私私鹽的打擊和反抗。

李中易進入開封城後,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其實就和經濟有關。

已經被收了上千年的人頭進城稅,被徹底的取消了,並且入城的各種商品,都被集中於李中易曾經藉著發大財的逍遙津大市場內。

在逍遙津大市場內,各地運來開封的商品全部被登記造冊,然後在官軍的監督下,分別送入各家各鋪的倉庫裡。

商品登記造冊和入城,並不需要納稅,只有產生了銷售收入,才需要按照五稅一的標準,足額交納商稅。

歷史上的天朝,因為輕商的緣故,名義上的商稅,一直低得令人髮指,基本都在二十稅一的範圍內徘徊。

然而,由於商品經過每一個州縣,都要收一遍稅,實際上的商稅,高得十分離譜,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商品在大周國內的自由流通。

李中易在平盧的時候,就取消了商品的過城稅,統一稅率為五稅一,且只有銷售拿了錢後,才予以徵收。

商品統一登記造冊入城,是李中易的發明創造,從實際操作面而言,具有極大的先進性。

在登記制的前提下,李中易壓根就不需要養N多的稅務官,就很容易收上足額的商稅。

邏輯其實很清晰,入城的商品總數,減去抽查倉庫和鋪面的留存商品,就是銷售的商品,偷稅漏稅沒有,一目瞭然。

在平盧的時候,有些不信邪的大商家,仗著是自己報稅的便利條件,故意做出幾本假帳,企圖欺騙官府。

結果,這些豪商統統掉進了李中易早就挖好的陷阱,因偷漏稅款數額特別巨大,全部被抄了家產。

如今,李中易已經進了開封城,自然是如法泡製。開封城,乃是這個時代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城中商鋪林立,各路豪商雲集,李中易抽查稅款的收穫,肯定比平盧多很多倍。

皇宮門前,近衛軍的戒備,異常之森嚴。碩大的拒馬陣,一字排開,品字型的縫隙之間,只容許一人側身而入。如果,圖謀不軌的人,想縱馬闖宮,其下場必定很慘。

李中易趕到皇宮門前的時候,炮營指揮使李永堂正在午門的內城樓上,調教6磅騎兵式青銅火炮的射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逝

民間低手

南風知我意

酒暖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