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3章 魏王世子,逍遙侯內,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上,李中易請王中英吃了頓便飯。桌上的菜餚,照例是四個冷碟,四個熱菜,外加一味香菇肉片粉絲雞湯,酒依然是李家自釀的“精釀狀元紅”。
王中英從小不喜讀書,恰好,李中易也是個沒讀過四書五經的“半文盲”,於是,食無語計程車大夫準備,被徹底拋到了腦後。
席間,經過閒談,李中易瞭解到,王中英的母親,其實是魏王符彥卿目前唯一在世的親妹妹,而且王中英乃是家中獨子。
這麼說來,符彥卿派唯一的親外甥,遠至相州親迎李中易這個宰相,倒也算是比較看重了。
王中英的父親,王盛和,是前唐莊宗時的進士,目前在符彥卿的麾下,就任大名府司馬。
由於符彥卿本人兼著知大名府事,所以,王盛和這個一府司馬,其地位相當於符家手下的首席文官。
大周太祖立國之後,以開封府為都城,號為東京,又稱汴梁。同時,以洛陽為西京,大名府為北京。
因為,大名府肩負著,抵禦契丹人南侵的河北樞紐的重任,其地位猶在西京洛陽之上。
符彥卿不僅是天雄軍節度使兼大名府尹,更是兩任皇后的親爹,當今皇太子的親外祖,他這個北地大軍閥,在當今的朝局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中易喝了口酒,笑問王中英:“吾弟如今在何處高就?”
王中英面現慚色,小聲答道:“小弟讀書無成,習武怕苦,一直跟在家舅大管事的身旁,學習打理賤商之業。”
李中易微微一笑,這個王中英還真是個妙人兒呀,這孩子倒也有趣得緊。
一般的紈絝子弟,如果有王中英這麼紮實的背景,那尾巴早就翹到了天上,哪有這麼謙遜和實誠?
當然了,也許是符昭信以前漏過李中易的底細,讓王中英知道他李某人,最喜歡“精明的老實人”。
所謂精明,自然是指為人不愚腐,知道變通。所謂老實人,那是對值得交往的人物,以誠相待。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能對誰都講真話!
“呵呵,錢是王八蛋,可是,沒錢的比王八蛋還不如。致遠老弟,你說是不是這麼個理?”李中易翹起嘴角,待王中英比此前更是親近了幾分。
這年頭,士農工商,天子所撫的這四民之中,尤以賤商的地位最低。
舉凡士大夫,或是達官貴人之家,絕大部分都不會安排自家的嫡系子弟經商。
可是,王盛和這個前唐的進士,居然允許自己的兒子從商,別的且不提,單論這份胸襟,就值得欽佩。
王中英張大了嘴巴,呆呆的望著李中易,他的腦子很有些轉不過彎來。
王盛和一直對王中英耳提面命,天下日益太平,這承平日久,就越是讀書人的天下。
並且,當今朝廷的政事堂裡邊,且不提李谷、王溥和魏仁浦,這三位進士宰相,就連首相範質也是進士出身。
讀書確實很重要,可惜的是,王中英除了識得許多字之外,四書和五經,竟是九竅只通了兩竅。
王盛和為了逼迫王中英讀書通經,氣急之時,甚至打斷了十幾條木棍,卻也無濟於事,他只得做罷。
如今,李中易這個當朝八相之一的年輕宰相,竟然十分認同王中英的經商之舉,豈能不令他萬分驚詫?
“兄長您……”王忠英猛一拍額頭,怪叫道,“逍遙津,我竟然忘記了名震海內的逍遙津集市,該打,實在是該打。”
李中易到了大周之後,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親手建起了逍遙津集市,這隻源源不斷產下“金蛋”的金母雞。
由於李中易很久沒有親自插手過商賈之事,王中英竟然一時沒有想起來,坐在他面前的,不僅是當朝宰相,更是集商賈之大成的一代商業宗師。
有了共同的經商語言,王中英原本的假客氣,倒成了真親熱,他像個好奇寶寶一般,纏著李中易問東問西。
李中易本就是個另類,他非但不輕視商人,反而覺得全民經商,整個國家才是真正的有前途。
道理其實非常簡單,農耕民族之所以始終逃不過“治亂迴圈”,核心問題不僅僅是土地兼併,更重要的是,因太平時間過久,膨脹到嚴重過剩的無地農民,他們的就業問題。
沒錯,就是就業問題,這一直是纏繞在歷代統治者心目之中,最大的問題。
在大工業時代之前,小農經濟的模式,不可能維持太久,就會因為人口爆炸,權貴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