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灰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5章 完結番外,(亡者星球),末日:喪屍爆發,我能操控萬物,黎明灰s,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中有提到的亡者星球,在這裡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亡者星球,相當於現在的雲服務,大資料機房,裡面儲存的不是資料,而是意識備份。 在意識備份出現後的503年,太空總署開放了意識收費上傳服務,在提交個人全部財產後,可獲得在虛擬世界中的生存時限。 此設定參考了一部m劇,劇名就叫上傳,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具體設想如下,太空總署對於科技貢獻較大者,仍然採取免費數字永生計劃。並且對關鍵人員,如孟憲,白彥,林耀,沈逸,等等給予了永生權利。 這些人在生物身軀死亡後會直接進行奈米改造,奈米改造技術成熟後,可以模擬人的一切感覺。 不過,已經死過的人,就不能參與太空城的重要決策了。這也是保證人類這個群體能夠有新鮮血液不斷替換,這些永生的重要人物,其主要的價值就是經驗,他們主要作用就是帶徒弟,具體可以參照陸天銘對太空城的態度。 其餘形態的數字生命,就被安放在亡者星球裡面,他們可以在虛擬世界操控現實的採礦機器人,這樣也可以賺取工資,來延長他們的生存年限。 也就是說,普通人想要靠數字生命,永生死了之後還是要打工的。 人類這個群體經過千年的發展,在物質基礎極為充分的情況下,每隔20~30年數量就能翻一倍。 作者是怎麼考慮的? 作者認為,如果一個群體的數量太多的話,那這個群體生存環境就會變得惡劣,反映到現代社會,就是極為內卷。 所以說藍星上100多億人已經是極限了,服務人類的機器人,可能是這個數量的兩倍到三倍之多。 文中也有提到,地球上是100多億,太空城是200多億。外派出去的艦隊也有幾萬艘了,每一個艦隊裡面大概有3000~5000人,艦隊內部有完整的生態模擬,大家有空可以算一下,結尾處人口具體有多少? 基於這樣的人口基數,那時候的醫療技術肯定是突飛猛進的,所以人均壽命我定在130歲左右。 亡者星球的數字生命數量大概是在五六百億左右,光是給亡者星球供能,每一個數字生命每天消耗的能量大概是肉體消耗的4倍到5倍左右。 數字生命在虛擬世界活動,消耗的算力是極為恐怖的。就以4到5倍來算的話,五六百億的數量,還要加上虛擬世界的搭建,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以目前全球的發電量總和,估計都難以支撐這個亡者星球的能耗。 大家可能在小說裡面沒有那個概念,總覺得某些事情會很簡單。其實如果是要去細究的話,你會發現我筆下每一個科技,其背後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 亡者星球這個概念,總體來說算是一個美好的設想吧,希望以後能夠出現。因為作者本人經歷過親人離世的痛苦與思念。喜歡末日:喪屍爆發,我能操控萬物()末日:喪屍爆發,我能操控萬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走進巫界

沙漠胡楊

妄念

菽久

華娛終極大亨

油水膩歪

龍王之叱吒風雲

海風的軌跡

我在未來看風水

紀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