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只要能設計出來,我就能變成現實
黎明灰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8章 只要能設計出來,我就能變成現實,末日:喪屍爆發,我能操控萬物,黎明灰s,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紛紛點頭,機器人資料直接上傳到智腦的雲伺服器之中。很快,三號就將整個機器人三維模型直接投射到了眾人眼前。 這時候,專家們就來提意見了。能在實驗室裡搞研究的,可不是什麼半桶水。研究方案確定了下來,在不考慮製造難度的前提下就像是將專家們的思維鬆綁了一樣。 “這裡,可以採用855晶片組。會更好一些,整合度更高,能夠給電池倉讓出更多位置”一名研究員,指著機器人肩膀關節說道。 大傢伙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而三號,則是按照眾人的要求實時變化最佳化著機器人的設計模型。 有三號加成的智腦,讓機器人的設計變成了一場三維建模遊戲一般。所見即所得,只要有更好的方案,就能立刻更改。 而天銘則是在一旁生產出樣品,也就是工業上所謂的原型機。整個研究所的人員都被調動了起來,做測試的做測試,提意見的提意見,忙得不亦樂。 一個想法,能迅速實施,一個小時不到,就有樣機出來,然後驗證這個想法正不正確。天銘和三號的加入,直接讓研究速度起飛了。 想想之前,從想法,設計,到製造樣機,做各種測試,至少十天半個月,有些好的設計,明顯能夠解決問題的思路卻侷限於製造水平,直接被排除。 但天銘將製造的環節直接替代,機器人從之前一個月迭代一個版本,到現在的兩個小時迭代一個版本,加上人工智慧的排除故障能力,技術上的問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被攻克。 天銘和三號就像是一對配合默契的團隊,一個負責出方案,一個負責實施。在短短的幾天內,他們就將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從初步的方案完善到了可以實用的階段。 三天後,天銘站在城牆外,開始生產設計好的機器人。城牆外,空地上,一排排人形機器人已經整裝待發。這些機器人按照天銘的要求設計成了多個自由度,使用液壓電機驅動,配合人造肌肉,在提供足夠動力的同時,也保證了機器人的靈活性和耐用性。 每個機器人本地都有一套獨立的控制系統,簡單的工作可以根據預設的程式進行自主操作。同時,這些機器人還配備了高精度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演算法,可以實時感知周圍環境,進行智慧決策。 比較複雜的工作,由智腦直接遙控進行。看著整齊排列的機器人,天銘心中滿是成就感。這些機器人不僅在外形上與人類相似,而且在功能上也已經完全可以替代人類進行各種工作。 更重要的是,充電一次,能夠工作15個小時,充電時間只需要10分鐘,只要多搞幾個充電站就行。整個基地配合下,充電站裝置被佈置到基地的各個角落之中。 腦海中出現了三號的聲音:“主人,機器人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了。我已經進行了連線,目前連線上限為三萬五千臺。每增加一臺伺服器,能夠多連線五百臺機器人。” 天銘點了點頭,說道:“有這些機器人加入,基地建設速度能提高多少?” “大概百分之五十左右。” “行吧,開動!”隨著他的命令,一排排機器人開始啟動,然後迅速向城牆內移動。這些機器人的任務是協助人類進行基地建設、物資搬運等工作,以減輕人類的工作負擔。 看著機器人有條不紊地行動,天銘心中滿是欣慰。這些機器人是他和三號以及研究所專家們共同設計出來的。 基地內的生產能力是無法制造這些機器人的,但現在不能製造,不代表永遠不能製造。那些專家的任務,是根據這些機器人的樣機,設計完善相關的生產線,讓整個基地獲得正向的迴圈。 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用智腦遙控指揮機器人來維修機器人。這就是天銘的最終目的,人的作用,是在原先的技術基礎上,不斷升級這些機器人,讓機器人獲得更高階的功能,以及更強的適應性。 基地的規模在迅速擴大,隨著機器人的加入,建設速度明顯加快。物資的搬運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原本需要人力搬運的物資,現在都可以透過機器人來完成。這不僅大大降低了人類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此外,機器人還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進行工作,比如在地下城的開挖上,也有著明顯的優勢。為了減輕智腦的負擔,很多工作,直接由人員操控機器人來完成。這些技術人員,只需要躺在連線艙內,透過操控機器人去完成危險或者精細的工作。 轉眼之間,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天銘製造了30多萬臺機器人,也將智腦的機房擴大了三倍。 一半的機器人由智腦進行操控,另外一半由人類進行遠端遙控。機器人的工作時間長,不需要休息,可以連續工作24小時,人員只需要三班倒進行操控就行了。這種模式,使得基地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大量的工作被智腦替代,被機器人替代,天銘又在海水的引水口建造了一座超級聚變電站,整個區域的發電量達到了1.13萬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