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部分,三國之幫爹當軍閥,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段時間,黑山張燕在幷州搞出來的大動作讓劉和心中十分警惕,他可不希望黑山軍那些吃大戶上癮的傢伙返回山中將他們從幷州搶掠來的物資消耗乾淨之後,又將貪婪的目光投向防守空虛的冀州。對付這些善於遊動劫掠的山匪,來去如風的驍騎衛無疑是最合適的。
除了擔心黑山軍在冀州整事,劉和現在也擔心兗州的曹操鋌而走險,忽然對冀州下手。兗州東郡有一大半的領地在黃河以北,以往袁紹和曹操背靠著背,所以東郡對於冀州沒什麼威脅,如今袁紹在冀州的地盤已經被劉和全部佔據,曹操便立即派出大將曹仁率令三萬兵馬屯駐在濮陽以北的的頓丘附近,牽制和防禦冀州的態度昭然若揭。
在沒有徹底解決袁紹之前,劉和不會輕易與曹操撕破臉皮進行決戰,但曹操未必就會坐視劉和收拾掉袁紹之後再調過頭來對付自己,所以看似結束了戰事的冀州實際上依然處於隨時爆發新的戰爭的邊緣,就連軍師郭嘉都無法確定下一場戰爭會在何時發生。(未完待續。。)
第四四六章 長安又亂(上)
當遠在幽州的劉和正式迎娶大喬入府成為第三位夫人的時候,沉悶了小半年之久的關中終於爆發了一場混戰,而這一戰從開始直到最後結束,參與其中的勢力都沒有搞清楚究竟是怎麼打起來的,最終又要打成怎樣的一個結果。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王允死後說起。王允一生做過的最大一件事莫過於聯手呂布做掉了當時已經惹得天怒人怨的董卓,但從董卓死後的關中形勢來看,也就僅此而已。
董卓死前,朝廷的命令出不了關中,各州自行其是。董卓死後,朝廷的命令依然出不了關中,各州不僅自行其是,而且軍閥之間混戰不斷,今日你討我,明日我伐你,各州之間甚至是各郡之間鬥得不亦樂乎。
王允帶著滿腔的遺憾撒手歸西,卻讓長安內外的幾股各懷鬼胎的勢力蠢蠢欲動,人人都想著如何控制中央朝廷和傀儡皇帝,進而獨霸關中以西的地盤。
三姓子呂布因為手中握著長安城內的大部分兵馬,所以覬覦大司馬之職,竟然不顧城內軍民的側目和非議,當著滿朝大臣的面向皇帝討官要爵。也是呂布流年不利,明明在他看來一切水到渠成的事情,結果因為向來不在朝堂上明確表態的皇帝一句想要回洛陽的話,直接擱置了起來。
呂布也知如今的洛陽比起衰敗的長安更好,但他手中的兵馬卻是無力與盤踞在洛陽地區的劉和部下爭地盤,因此只得暫時忍耐下來。
呂布無法護送皇帝還都洛陽,所以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援,因此無法登上大司馬的高位,但他當著滿朝大臣討官要爵的做法卻是大大地刺激到了長安城外的李傕和郭汜。
李傕一直以關中老大自居,對於屢次殺義父而上位的呂布很是瞧不起,如果不是當初劉和率軍在長安城外搗亂,說不定五年前李傕便已經衝進長安將呂布解決了。如今呂布蹬鼻子上臉。竟然圖謀大司馬這個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的職位,實在是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這讓李傕覺得很沒有面子,同時也是十分的惱火。
李傕一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先派人去聯絡郭汜、張濟和樊稠等頭領,相約大家一起出兵再攻長安,這次不僅要把呂布徹底解決掉,還要將長安城內的大臣全都趕回洛陽,只剩下幾個聽話的侍奉在傀儡皇帝身邊。然後從此哥幾個在關中作威作福,逍遙快活。
在李傕看來,自己作為帶頭大哥,這次的提議應該得到幾個兄弟的堅決支援和擁護,但實際的情況卻讓李傕很“受傷”。
“老二”郭汜直接不同意李傕攻打長安的提議,認為如今關東各路軍閥加上河東袁紹都已經成了氣候,如果此時哥幾個圍攻長安,就會引來關東那些勢力討伐,這種授人以柄的事情做不得。
“老三”張濟不敢直接反對。但卻以身體生了怪病,無法下床為由,婉轉地拒絕了李傕的提議。
另外兩個小兄弟樊稠和王方倒是積極響應了李傕的提議,但他們麾下的兵馬畢竟有限。所以就算李傕把他們兩路勢力拉上,也不見得就能成事。
李傕心裡清楚,關中的事情,如果不能將郭汜和張濟拉下水。那麼等他跟呂布拼個兩敗俱傷的時候,郭汜和張濟一定會跳出來搶奪最終的果實。
而且,除了郭汜和張濟之外。距離長安不遠的河東袁紹,涼州的馬騰和韓遂,都是虎狼之輩,他們也肯定時刻關注著長安的動向,絕對不會老實地待在原地做看客。
李傕的提議受到阻攔,於是暫時沒有動作,他聽從了軍師賈詡的提議,秘密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