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6部分,三國之幫爹當軍閥,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和這次因為軍務在身,只是路過此地,便請那樓和幾位烏桓部落的族老進入臨時營地內小聚一場,那樓如今對於劉和深信不疑,所以毫不推辭,只帶幾個心腹便進了劉和的營帳。
負責為劉和烹飪的隨軍庖廚是後勤司精心挑選出來的大師傅,雖然在野外條件有限,但仍是給前來的客人們獻上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劉和又讓侍衛捧來上等的烈酒,陪著那樓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那樓一臉感激地對劉和說道:“這兩年因為生活安定,吾族新添孩童數千,個個得以健康成長,每次族內面臨生產的女人都能得到漢家醫生的照顧,因此很少有難產而死去的,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吾族以後一定可以人丁興旺。”
一個名叫那慶的族老跟著說道:“校尉府派到族裡來的官吏,說話和氣,處事公道,沒有向著漢家商人,願意替我們出頭說話,這兩年我們族內賣出去的牲畜、毛氈、毛毯和銅器都是好價錢,校尉府替我們置辦回來的布匹、糧食、藥材、香料和鹽巴也是價格公道,族人們都說這樣的好日子已經許多年沒有遇到了。大家都希望公子定下的這些好規矩百年千年都不要變。”
另外一個名叫郝巴扎的族老也說:“自從校尉府給我們族內派來一些識文斷字的先生之後,如今族內那些半大野伢子都開始規規矩矩地學文識字,等過上幾年。他們當中一定會有才學出眾的考進燕京大學,到時候吾族也就有了自己的先生,再也不會被人笑話是一群不識字的蠻子。”
一旁靜靜陪著的郭嘉,看到烏桓人對劉和感恩戴德的樣子,心裡只覺得有些悲哀。沒文化,真可怕!這才過去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上谷烏桓已經被劉和的懷柔政策徹底同化和收服了。假以時日,當這些人的子孫後代都用上漢人姓氏,有了固定的土地和戶籍之後。還能算是胡人麼?
劉和笑眯眯地將烏桓人的奉承感激照單全收,然後一臉“誠懇”地說道:“都說烏漢一家親,不管是漢人,還是烏桓人。都是生於斯長於斯。大家理應友愛相處,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嘛!你們放心,不管今後我在哪裡,我當初定下來的規矩都不會改變,你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來、來、來,讓我們滿飲此碗……”
不一會兒,所有的烏桓人都被劉和灌倒,全都趴在几案之上人事不省。劉和於是喊來衛兵。將這些人抬上馬車,送回了烏桓人的圓頂氈房。
等到帳中無人之時。劉和打著哈欠對郭嘉說:“神醫親手調製的解酒丹果然厲害,今晚這麼喝酒,居然還沒有醉。”
對於面前這個連喝酒都要作弊的傢伙,郭嘉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小聲問劉和:“剛才我見那樓幾人被送出去的時候,公子又將那種特製的小點心送了幾十車出去,會不會被烏桓人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劉和擺手說:“這些點心裡面加的餡,全都是曬乾之後被磨成了粉,就是神仙下凡也看不出來的。你就放心吧,我敢給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們食用,肯定不會把這些蠻子們給吃死的。”
第二日,那樓醒來時,劉和已經帶著大軍西去。當他聽說劉和專門讓人給族內送來幾十車美味可口的新式點心之後,急忙從部落裡面挑選出一百頭膘肥肉滿的大牯牛,派人給劉和送去作為謝禮。
那麼,劉和走一路、送一路的這種美味小點心,內裡藏著怎樣的秘密呢?為何郭嘉總是擔心送出去之後惹出事來呢?
原來,劉和口中所謂的“純天然、無新增”、“綠色有機食品”,最主要的食材便是在蝗蟲過境時,全州百姓捕捉曬乾之後的蝗蟲!
油炸蝗蟲能吃麼?答案是肯定的!蝗蟲也稱螞蚱,與螞蟻、蜂、竹節蟲、蠶蛹、蟬、蟋蟀、黃粉蟲等昆蟲一起為可以食用的美味昆蟲,雖然聽起來有些噁心,但實際體內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微量元素,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果拋開人們的心理接受因素而言,昆蟲類食物向人類提供的養分要遠遠高於各種植物類的糧食。
為了對付嚴峻的蝗災,同時也是為了最大程度的變廢為寶,劉和在蝗災發生之後特意頒佈了一道臨時法令,官府出錢向百姓收購捕捉到的蝗蟲,有多少收多少,這一下可是讓各縣各鄉的百姓從恐懼之中忽然發現了謀生之道。
在那段蝗災肆虐的季節,幽州和冀州各縣各鄉的男男女女,婦孺孩童們一起出動,手持各種自制的捕蟲工具,從早到晚地在原野上捕捉蝗蟲,然後再一簍一簍地上繳給官府,換回來生活所需的錢糧。
劉虞只以為兒子這樣做是為了調動百姓捕捉蝗蟲的積極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