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渡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山旮旯裡的愛情,澧水渡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氣悶熱得要命,連喘口氣的機會都不給。好不容易等來一絲風,瞬間,卻又被黏糊糊的空氣凝固,真是讓人受不了啦!

“他媽的mB,天老爺哈,蔫(湘西方言,“你”的意思)還要不要人活哈!”

素養一貫不錯的西厚太爺,在家裡打著轉,忍不住也罵了起來。

“厚太太(太太,湘西方言,“曾祖父”的意思),蔫老人嘎(湘西方言,“您老人家”的意思)乃們(湘西方言,“怎麼”的意思)生氣了哈?”正在拌豬食的淑珍問道。

“口誤,口誤!厚太太越老越糊塗。”

西厚太爺發覺自己說了髒話,竟然還被叔伯重孫媳婦聽見了,他臉上實在是掛不住了。臉通通紅、通通紅的,活像關老爺一般。

“歹個(湘西方言,“這個”的意思)鬼天氣,真是沒想讓人活噠!”淑珍雖然沒有看見西厚太爺的窘相,但她想象到了他的窘樣,於是,岔開了話題說。“厚太太,完么爺爺還沒回來噢,已經出替(湘西方言,“去”的意思)快半年時乾兒(湘西方言,這裡是“時間”的意思)了吧?”

說起玉湖坪的老朱家,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他們的祖先從北方搬過來後,一直是人丁興旺,人才輩出。

據老人們說,老朱家的祖先非常、非常的厲害,是“高官得做,駿馬得騎”的宦官之家。明末清初時,才移居到玉湖坪的。他們家族的祖先是同一個人,幾百年來,老朱家世代供奉著他。還說,他臨終前,把自己的五個兒子,七個女兒叫道床前說:無論朱家在這裡延續到多少代,發展到多少人,分出多少個支系,同一輩分的子孫按照出生的前後,統一排序……

他臨終的囑咐,老朱家世代薪火相傳。因此,就有了朱家老大,朱家老二……這叫法。與此同時,他們在和別人聊天或說話的時候,當說到自己家族的成員時,他們都會在稱謂前面加上一個“完(湘西方言,“我”的意思)”字,或者加上“完家(湘西方言,“我家”的意思)”這個詞,幾百年未曾改變過。很顯然,這樣的傳承和叫法,自然拉近了老朱家族人之間的關係,使得他們比任何一個家族都要和諧。

西厚太爺的兒子叫世才,他是老朱家“世”字輩中最小的一個。所以,與他同輩和輩分比他高的,都叫他“老么”。輩分比他低的,都叫他“么叔”、“么爺爺”‘“么太太”。

“是的哈。這傻孩子,一出替噠,就不想回來噠。”

“完么爺爺出替,還不是想多弄幾個錢回來哈。”

“理兒是歹個(湘西方言,“這個”的意思)理兒。照他(湘西方言,“按他”的意思)長期歹麼(湘西方言,“這麼”的意思)到外邊兒跑,家裡要是出個麼得(湘西方言,“什麼”的意思)事兒,不知乃們搞。唉……”西厚太爺嘆了一口氣說。

“厚太太,蔫老人嘎想滴太多噠。完么爺爺不在家,蔫老人家還有完老朱家歹些人哈。開心點兒。”淑珍勸慰西厚太爺說。

“蔫想想,自從蔫家么爺爺出替做副業乃年(湘西方言,“那”)起,完們這一大家老小,麼得事兒不是蔫們照看的。唉……慚愧。”西厚太爺再次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

“厚太太,蔫老人嘎莫再嘆氣噠。嘆氣對身體不好。完們老朱家沒得幾個老人嘎噠哈。”淑珍勸道。“都是重孫媳婦兒不好,蔫老人嘎把完罵幾句哈,只要蔫不嘆氣噠。”

“傻孩子,完老朱家的孝子賢孫們,都能找不到蔫歹些孝順賢淑的好媳婦兒,是祖上的庇護,積下的陰德得來的,完們這批老頭兒、老太婆,疼蔫們都還來不及,乃們捨得罵蔫們呢。”

湘西有句古語,叫做“屋簷高,門前招”。是啊,這話一點兒都沒錯。老朱家的兒孫們,無論家境怎樣貧寒,相貌怎樣的醜陋,沒有一個打光棍的。即便是身體有缺陷的,也能找到媳婦兒。並且,個個勤勞苦作,持家把業,賢淑孝順。為此,玉湖坪大隊的人,都說老朱家的祖墳埋得好。

“厚太太,完回替看一哈孩子他爹回來沒。蔫老人嘎莫再嘆氣了哈。”淑珍喂完豬食,向西厚太爺辭行道。

“蔫回替吧。”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煩悶的熱氣,大地那張火辣辣的臉焦急地等候著風。但是,風卻偏偏作對,不肯吹來,整個地面像著了火一樣,冒著縷縷白中帶藍的火焰。

“吶兒……吶兒……吶兒”滿姑一邊攪拌豬食,一邊大聲地喚著她家的豬。

聽見主人的招呼聲,老母豬帶著一群豬崽慢騰騰地走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踹掉前夫後和劍靈he了

撥雲握雪

每次女扮男裝都成了白月光

南樓北望

海軍教父

洛年有知

如何折下高嶺之花

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