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女主三國,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的最為嚴重的損失,是失去了三千白馬義從。不過,也僅此而已。白馬義從固然喪身於麴義所帶的先登死士之手,但隨後,麴義就被趙雲所殺。那樣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因而,到了後來,劉備這邊的戰鬥損失,慢慢地就降低了。磐河戰役剛開始的時候,劉備只有四萬士兵,到袁紹準備退兵的時候,劉備失去了幾千士兵,還有三萬三千士兵。此次追擊袁紹,劉備所發兵力,公孫續帶一千輕騎先行,劉備帶一萬步兵隨後,嚴綱帶一萬五千步兵接應。總共,便出去了兩萬六千人。另外幾千人,仍然有磐河東岸的陣地上,扼守營盤。

……

就在這一片平原之上,袁軍前面計程車兵有七千,後面的兩千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就不用計算了。總體上,袁軍還是七千。劉備這邊呢,公孫續有七百騎兵。經過包圍與突圍的交鋒之後,有所損失,七百變成六百。但是,公孫續終於還是突圍了重圍,重新獲得了馳騁的自由。後續部隊已經到達,劉備已經來到,劉備的一萬步兵跑到前面的就有好幾千。局勢頓時對袁軍不利了起來。

袁軍應該怎麼辦呢?本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整體的判斷。也就是說,需要從整體上判斷勝負。客觀的說整體的勝負已經十分明瞭了。從步兵人數上講,劉備一萬,袁軍七千,可算不分勝負。但劉備這邊還有六百騎兵,那就不一樣了。勝負的天平必將產生傾斜。因而,無論袁軍怎麼英勇,最後都改變不了失敗的下場。這是客觀上真實存在的情況。如果袁軍的將領能夠預見到這種情況,那麼,他們就應該提前撤離戰場,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說實話,現場的袁軍將領還真的沒有幾個人算是人物。他們都沒有能夠預見到自己必將失敗的命運。他們始終在想,另外還有一處埋伏。那裡有八千人,出來了兩千。還有六千人。只要那六千要趕到戰場同,那麼,自己的人數劣勢就立即會被抹平。不可能敗,最多就是不分勝敗。

……

這樣一來,袁軍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這是因為,眼前的局勢對袁軍有利。劉備軍儘管人多,但是跑到前面計程車兵人數並不多。在這一片戰場之上,七千袁軍幾乎人人都可以投入戰鬥。而劉備這邊,就只有三千人左右可以投入戰鬥。其他約七千士兵,都還是趕路之中。

但是,劉備這邊又多了六百騎兵。可不能小看這些騎兵。前面。七千袁軍就被這些騎兵壓著打而被迫防守。此時,袁軍要與劉備的步兵死磕,防守的陣形就沒有了,處處都變成了有利於騎兵的陣形。公孫續如魚得水,當袁軍士兵人數較少的時候,就直接揮軍殺過去,直接殺他個落花流水;當袁軍士兵人數較多的時候,公孫續還是繼續前面的戰術,僅僅從側面繞過,但是卻留下無數的箭矢。

這樣一來,袁軍就不利了。第二道埋伏的後續六千士兵遲遲沒有出現,反而是劉備這邊的後續士兵越來越多。袁軍將領堅持不住了,終於下令,全線撤退。翻譯一下,其實就是逃跑的意思。

……

劉備的軍事才能雖然說不是拔尖的,但的確也算是不錯的。這樣規模的戰爭,按劉備的天分來說,是能夠指揮的。但劉備也沒有多少經驗,以往戰黃巾的時候經歷的場面雖大,卻並不是自己在指揮。在這個時候,劉備的指令就稍微慢了那麼片刻。於是,七千袁軍在變成四千之後,最後逃脫了。

這個時候,太陽西沉,躲進了西山。無論是怎麼激烈的戰鬥,也該是結束的時候了。劉備這邊,公孫續的騎兵還餓著肚子呢。

於是,劉備沒有再追。但是,並不等於說劉備沒有派出偵騎。實際上,早在交戰之前,劉備就派出了偵騎。那些偵騎,所需要偵查的,並不僅僅是眼前袁軍的情況,而是要繼續往前,偵察所有袁軍的情況。其中的重點,便是袁紹本人的情況。

袁軍走了,劉備計程車兵開始埋鍋造飯。擇地宿營了。在大郭山中,還有六千袁軍士兵。那六千袁軍士兵也需要做飯,也需要宿營。而他們所埋伏的那條山谷明顯不合適。兩旁的山坡太陡了,而谷底還有一股水流。於是,那六千袁軍就走了出來。等他們走出來的時候,劉備的一萬士兵正在吃飯,而營寨尚未紮好。在六千袁軍的後面,約三里之外,嚴綱率領的一萬五千士兵正在行軍途中。

……

公孫續的騎兵最先發覺那六千袁軍。這並不是因為公孫續的騎兵素質有多高,而是因為他們很辛苦。他們很辛苦,所以,劉備軍隊最先做出的飯菜,就讓他們先吃。他們吃飽了,然後才有精神東張西望,然後他們才看見了那六千袁軍士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