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0部分,鐵翼鷹揚,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箭D…1電視制導對空飛彈系統,可大家都知道,這是該死的中華聯邦的戰機,只好忍受著那密集的轟炸,等待著丘吉爾的命令。
16章 他們跑了
一排排的105毫米的炮彈,從15公里外的6000米高空上傾瀉而下。在這樣的距離外,首先打不著。除過75毫米的高平兩用艦炮之外,其他的小口徑艦炮打不著。
但對於75毫米的艦炮的炮手而言,15000米之外的目標,實在是小得看不清,也不容易打著。這就是貝尼託。墨索里尼拿這種武器,來攻擊軍艦的原因。
當然,最好的前提還在於,倘若大家都被中華聯邦嚇住,而不敢打擊的話,天底下還有比這不還手的對手還容易對付的嗎?
當然,“及時雨”炮艇機原本設計出來,就不是用來幹這件事的。遙遠的距離對付起航母母艦那麼大的戰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對方沒有火炮的干擾,也不容易命中目標。
但問題在於,海面上的軍艦的機動性比起戰機,實在是差得離譜。就像當年唐雲揚用“奔雷II”攻擊機,掛裝魚雷在爪哇海對付英國印度洋艦隊一樣。
“我不一定要擊沉你們,但我可以煩死你!”
那一章的名稱就叫《比蒼蠅多》想必大家還有印象,在這兒墨索里尼顯然是把當時的戰例,在這裡發揮了個淋漓盡致。天空裡盤旋的“及時雨”炮艇機的射手們,聽從“鷹眼”——偵察/指揮飛艇上炮火引導員的指揮,居然就來了個間接射擊。
每分鐘360發105毫米火炮的炮彈,在大型航母附近,連串的爆炸。這一排36枚炮彈帶著駭人的尖嘯,掠過了艦橋。下一排也許在戰艦不遠處,爆發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