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8部分,鐵翼鷹揚,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發生了大範圍的潰逃。
這時時間已經超過了凌晨1點,德國人這場從天剛剛擦黑就開始的進攻,直到這時才真正開始。在這之前,坦克群需要使用數個小時集結起來以發動進攻,這還是有賴於德**隊的精確配合才實現的。
坦克排成了攻擊的尖角隊形,最前面是虎式重型坦克,中間是豹式坦克,後面是成群的裝甲車。現在的德國裝甲部隊,可沒有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時那麼驕傲,在進攻的時候播放好聽的音樂。此刻坦克上所有的人都在睜大眼睛,以期發現前面的目標。坦克上的紅外光探照燈發出無法目視的紅外光,坦克內部的所有成員,都透過坦克的觀察裝置看著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黑暗的戰場。
隆隆的發動機聲音裡,坦克在炮長的命令下進行短暫的停頓。88毫米火炮就支立即在震耳欲聾的聲音裡,噴射出長長的發射的火舌。
“轟……”
被命中的盟軍防線上的碉堡上的55毫米火炮,在沒有絲毫的抵抗之中被轟上天。想依靠88毫米的坦克炮,一擊就擊毀那些碉堡是不現實的事情。但把那些討厭的,能夠發射55毫米穿甲彈的火炮轟掉,那些抵抗樞紐就將喪失它們的作用。
“沒有抵抗,進攻進展良好……!”
幾乎所有的坦克都使用燈光訊號交流,因為整個諾曼底海岸,全都是德軍部署在“大西洋壁壘”裡的強大的干擾裝置,以及美國的使用輕型航母改裝的“大君主系統”的干擾之下。雙方無論戰機、坦克還是任何無線電訊號,在這裡全都不過只是雜波而已。
雙方都使用“電磁遮斷”,同時又都是針對對方的無線電頻道。不過對於雙方官兵而言,上了戰場帶一部手機,總是有所幫助的。甚至因為第一代手機的便宜,雙方的坦克裡都有這樣的,民用轉軍用的裝備。雖然手機來自中華聯邦,雖然中華聯邦的“移動通訊”專門開設了軍用加密頻道,而收取高額費用,但所有參戰國都在使用這樣的系統。'畢竟就算是在中華聯邦國防軍“望樓III”——預警、電子戰飛艇的干擾下,這些手機的訊號依然暢通無阻。這也算是中華聯邦國防軍,面對“移動通訊”的鉅額收入而做出的一些讓步。當然為此,中華聯邦國防軍得到的是軍用數字化通訊系統陣列。
一艘小型“全球鷹飛艇”上所載的“軍用數字化通訊陣列”,就可以保持一個戰區軍用手機的及時加密通訊。而這就是最頂級的軍事機密,無論任何國家的媒體都不知道。而這個系統,可以向中華聯邦國防軍提供,所有使用軍用手機系統的軍隊的實時通訊監聽,以及北斗衛星的GBS定位。當然,這同樣是頂級機密,沒有足夠的代價不會公之於眾。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援正版閱讀,支援作者創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郵箱:qljrjaaa@。
—————————————————————————————————————隨著坦克群近逼,在諾曼底登陸作戰之中,盟軍與德軍的進攻與防禦換了位。德國人的進攻,有著更多的普魯士軍隊的狠辣。對於那些“快速戰線”內部的作戰,德國人更有一些特殊的心得。他們的作法並不是派軍隊到內部去清剿,多數的時候是用帶有聚能裝藥的巨大炸藥包來對付。
尤其是盟軍海岸上深達10公里的防線,因為時間問題,那些“快速戰線”被直接佈置到地面上,只受到一些沙袋的保護,這就降低了“快速戰線”作為半埋式地堡的防禦作用。
呈“品”字形的碉堡,儘管受到了大量火箭彈的攻擊。但遠不如盟軍用120000發炮彈來轟擊的效應更大,所以那些抵抗樞紐上的55毫米的火炮,許多在爆炸之中都安然無恙。畢竟,就算是在碉堡頂上,同樣有厚厚的水泥板進行保護,沒有直接命令不存在毀損的問題。
可惜的是,南美步兵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戰鬥。在他們心中那如同雨點似的落到陣地上的炮彈,一定會把“快速戰線”組成的防禦完全摧毀。事實上“快速戰線”裡的那種多級減震複合的鋼筋水泥板,對於炮擊有著相當不錯的防護能力。除非直接命中頂部,否則107毫米的火箭彈的穿甲彈頭,都難以擊穿整個碉堡。
德國人的吉普車火箭炮組成的炮隊,不斷移動著他們的方位。補給部隊根據他們使用手機的報告,運去一車車的炮彈。吉普車火箭炮的炮手,剛根據手機裡傳來的命令,把炮彈射向大致的炮擊目標。畢竟火箭彈談不上什麼準確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