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部分,廢妃之福來運轉,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中打頭的太監道:“皇上傳旨,季貴妃即刻就去,不得延誤”。
芳春驚慌拉住那大太監道:“皇上傳召我家娘娘去那裡?”
那大太監傲慢地道:“咱家也不知道,只說帶貴妃娘娘去,門外車駕早候著了”。
季寶珠二話沒說,隨他們出門去了。
芳春、雨燕,春財、榮寬等追到大門口,望著車輦遠走,好像朝宮外方向去,不禁心驚,都提著十二分的心。
紫禁城巍峨的城闕上,蕭昂一身銀色盔甲,器宇軒昂站在高處,望著下面一望無際的永王陣營。
兵士朝下喊話道:“皇上有旨,召永王上前答話”。
永王蕭曌就要打馬上前,安王蕭乾攔住馬頭道:“十三弟,小心上當”。
蕭曌道:“放心,不會有事”。
說吧,打馬上前,來到城牆近處。
蕭昂中氣十足的聲音穿過冬季乾冷的空氣飄來:“永王,你不想十年前的事重演吧,我們做個交易,朕退位,皇四子登基為帝,季寶珠封太后,這樣你滿意吧”。
蕭昂頓了一下,又朝下接著道:“但有個條件,你陣前自裁,朕保證季寶珠母子平安,朕開出的條件你願意嗎?”
蕭昂說罷,就有一兵將接茬喊道:“永王,為黎民免遭塗炭,永王速做決定”。
這時,蕭曌仰頭看城闕之上飄蕩著素白的細弱的身影,他眼前彷彿見一朵玉簪花隨風飄落,蕭曌大聲道:“皇上說話可算數”。
蕭昂高聲道:“朕乃一國之君,一言九鼎”。
蕭曌轉頭對身後跟隨他征戰多年的將士喊道:“弟兄們,你們隨我蕭曌出生入死,我在這裡謝過”。
說罷,抱拳,又道:“我蕭曌死不足惜,惟願天下蒼生安居樂業,我蕭曌有一事相托,誓死護衛皇四子,擁立皇四子蕭晟為新皇”。
說罷,最後朝城闕上那白色身影看一眼,不覺舉劍,這時,就聽見城闕之上一聲撕心裂肺尖銳的呼喊:“不要啊!”。
蕭曌橫劍同時,季寶珠的頭突然對著城牆撞去,瞬間鮮血染紅了城牆的青磚,季寶珠身子軟軟地緩慢倒去,蕭昂回身,一下子驚呆,迅疾撲上去,抱住她向下滑去的身子,悲痛欲絕高喊:“寶珠……”。
兩軍罷戰。
次日,蕭昂下旨退位,讓位於皇四子晟。
不日,季雲海的軍隊和晉朝軍隊幾乎同時趕到,新帝已立,安王攝政。
次日,季雲海次子失蹤幾年從建州女真部借兵援父,也兵臨城下,得知新皇將登基,建州女真部未入城,即便回返。
永王部安頓好永王遺體,而季寶珠因流血過多已奄奄一息。
兩下里罷兵,宮中準備新皇登基,新皇尚在襁褓,責安王監國,晉朝兵馬歸季雲海父子統領。
VIP最新章節 85大結局(二)
各路大軍滯留城外,安王、季雲海等帶著少數人入城。
新皇登基;小皇帝蕭晟由季雲海抱著登上了皇帝寶座。
安王為首;文武百官三跪九叩;齊聲山呼萬歲。
蕭昂退位,封太上皇,季寶珠尚昏迷中封母后皇太后,蕭昂搬離乾清宮,搬去皇宮西南壽康宮頤養天年。
半月後,季寶珠睜開眼,房間內陽光明媚,一束光影中一熟悉的背影;季寶珠嘴唇動了動;似喚永王名諱;待那人轉身,季寶珠看見,眼淚卻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安王蕭乾走到榻前,彎腰俯視著她,眼底一絲欣喜道:“你總算醒了”。
季寶珠眼淚成對成雙落下,蕭乾看她難過,有點手足無措,拿起她搭在枕邊的帕子,輕輕為她拭去淚水,自己卻也難過別過頭,不讓她看見自己眼底深深的傷痛,以免更增加她的痛苦。
後宮嬪妃搬離所住的寢宮,盡數搬去南宮養老,這其中也包括已懷有身孕的賢妃的妹子上官寶林。
安王帶人入宮,直奔柳貴太妃住的延禧宮,卻來遲一步,柳貴太妃三尺白綾,了結了性命。
望著樑上懸著的柳貴太妃早已僵硬的屍首,蕭乾心上的重石,到今個才算移開,他可以好好看看頭頂這方藍天,和那令他牽掛的女子。
蕭乾命人把賢妃屍首成殮了,但不許葬入皇陵,宮人只好拉去野外草草地埋了。
安王隨即帶人趕往賢妃宮裡,賢妃早已得了信,安王進殿時,就見賢妃坦然坐在殿中央,看見安王,未有驚慌,平靜聲道:“安王,臣妾生無可戀,只求安王發慈悲,臣妾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