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部分,重生呂布一統三國,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的稱呼,名為道教,呂布非常果斷得搖頭道:“太平道,五斗米道,這些道,因為張角的暴亂,因為漢中張修舉旗響應張角,這兩個道在大部分人眼裡,已經變成了邪魔外道,我們不要再用道來做教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雖然不必拘泥於他的名稱,但也要考慮到大部分大漢民眾能不能接受!”

左慈、于吉都記得張角還沒有舉旗暴亂之前,大漢民眾對道教的接受度很高,所以張角才能一下子發動數百萬教眾起事,但隨著黃巾軍的潰敗、劫掠得方淪為山賊流寇,太平道的名聲也一落千丈,現在確實不宜再用道教之名。

左慈、于吉便稽首問道:“請問大將軍您有何主張?”

呂布笑道:“兩位天師,給新教起名,要跟教義聯絡起來,我以為新教最核心的教義便是導人向善,只要人們加入我們的新教,然後積善積德,就能在死後升入天堂,而信仰我們的新教,便是一個通往天堂的坦途,所以新教的名字,不妨叫做通天教?”

呂布說出通天教這個名字以後,心裡怪異莫名,因為他不由得想起了《封神演義》裡面的通天教主。

在《封神演義》裡,盤古開天死後,鴻鈞道人執掌天道,收弟子三人,號為三友,分別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及通天教主,三友皆是萬劫不滅混元大羅金仙聖人,簡稱聖人。三友各掌一教,分別是人、闡、截三教。通天教主執掌截教,住在金鰲島碧遊宮,在分寶崖上取得誅仙四劍及誅仙陣圖,又是煉器大家,曾憑藉成聖功德煉製後天功德至寶青萍劍。

《封神演義》的作者跟寫《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一樣是借古諷今,《封神演義》的描寫重心是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商周戰爭全過程的主線,而所謂的闡教與截教這兩大教派恰恰是作者的杜撰。

明嘉靖時,明世宗曾賜給他所寵信的道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邵元節“闡教輔國”的玉印,可能是因為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太大了,所以《封神演義》的作者沿用了“闡教”這一名稱。“闡”有闡發、闡明之意,“截教”的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再以此為基礎,截滅與天道相背離的事物。

闡教與截教的鬥爭,在本質意義上代表的是不同教派之間的鬥爭,維護教派尊嚴和得位,是截教門人與闡教作對的共同理由,截教門徒通常自稱“煉氣士”,所以一般認為是明代道士得勢的丹鼎派與被排斥的吐納派之爭,此外還包括南宗、北宗,天師道與全真教之爭。

很顯然,呂布提議的通天教,跟《封神演義》裡面的通天教主,沒有任何鳥關係,純粹取得是“信仰我教,便入通往天堂之坦途”的意思。…;

至於神靈,道教的神仙太多太泛,什麼三清、六御、五方五老、四大天王、四大天師、四值功曹、五嶽大帝等等,有數千個神靈,其實嚴格追究起來,大多是子虛烏有瞎編出來的,比如那個三清,說是三個人,其實都是老子李耳的化身而已。

呂布分析過自古以來的宗教,凡是發展到後世生命力強大的宗教,都是一神教,如基督教、伊斯教、猶太教,即便不是一神教,但神靈只有幾個而已,像道教這麼多神靈,就太過兒戲。

其實道教這種多神教,是很原始的教派。在人類普遍處於矇昧階段的原始社會,部落林立、人類意識形態尚未統一、尚處於分散混亂的局面,各個氏族教都有自己的神,甚至一個氏族中還存在著多種神靈,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自覺的渴望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思想信仰能夠出現,起到團結、號召、統一氏族部落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一神教逐漸取代了多神教,尤其是耶路撒冷三大天啟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教的產生,使全世界迅速的轉向了一神教,而目前的大多數民主國家都是有一神教信仰的,尤其是基督教信仰,是西方民主國家自由與人權思想的支柱。

一神教的產生對民族的形成、團結和統一,社會的進步,文明的傳遞起到了號召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呂布勾勒出來的通天教,只有四個天神,盤古、華胥、伏羲、女媧,雖說是四個天神,卻代表了一家人,算是四位一體。

很顯然,呂布的通天教依託的便是中華民族最為根本的祖先崇拜,盤古是父神,華胥是母神,伏羲是男神,女媧是女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

盤古開天闢地、華胥生伏羲女媧、伏羲造物、女媧造人這些神話傳說在東漢時期雖然還沒有那麼系統,但在後世 非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