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部分,玩唐,幽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許多好的工藝,還是讓它提前實現的。比如煙囪,從唐到宋朝,窯爐盆腔小,煙囪細長,到了明清煙囪越來越高大,最後從圓柱形,也改成四方形。這一點對火力將會產生巨大影響。
現在高大,很難實現,因為沒有水泥,缺少堅固的凝固劑。但現在這種煙囪必須要改良的。
然後就是裝匣技術。
現在燒製瓷器都使用層層疊加燒製,又稱疊燒,所以內外底都留有支燒痕,這比如一個人的臉,長得再好看,可臉上出現一大塊黑疤,未必不怎麼雅觀。還有一點就是疊加在一起,造成作品有煙炱與砂粒粘附。這也是後世出土的唐瓷,所稱的黑點。到了晚唐五代,人們發明了單件裝匣燒法,改變了這一缺點。可另一個問題再次出現,沒有很好地利用爐的空間,產量低下。
於是從宋朝定窯後期開始,出現了覆燒法。也就是用一種墊圈組合式匣缽燒瓷。這種方法很先進了,現代燒瓷的多層疊合炊具籠屜就是從這種方法上演變的。
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因為覆置,器口不能施釉,以免粘連於墊圈上。後來的古玩界稱這一現象為芒口。但藝人不是傻子,為了將這一缺點掩飾,在芒口上鍍金鑲銀邊,將芒口的裡胎遮掩。
王畫的第一個瓷窯正是打算使用這種燒瓷方法燒瓷的。
其實不要多,只憑藉著這一條方法,瓷器的質量,以及產量,將會大為改觀了。
還有相關的器具,現在窯上並不缺少。可有的器具也很落後,還有的器具現在根本就沒有出現。但這時間不急,可以一邊建設新窯,一邊對此改良與製造。
地方騰出來了,王畫估模了一下,大約還相差一兩畝田的土地,明天去一趟縣衙吧。
但他沒有立即回去,他還要去看一下他家地裡的漚竹坑,竹子漚到什麼地步了。估計也差不多要好了。
本來還想閒著無聊,試製一下新筆,為此他還收集了許多動物的毛髮,可現在看起來,遙遙無期了。
他在前面走,小大娘在後面緊緊跟隨,眼神裡有些好奇。本來以為他是一個大人物,現在看起來,也不過是一個一般小地主人家嘛。可為什麼那些公主郡主的,還有那些皇孫世子的,對他那麼客氣?
來到了竹坑,王畫用手撈了一把,放在手裡察看。
這時候天色漸晚,窯洞上的工人也放工了。三三兩兩地往家中走來。
王畫身後傳來一聲:“回來啦?”
王畫沒有回頭,就聽出是孔黑子的聲音。他放下竹子,站了起來,看著孔黑子答道:“回來了。”
突然小大娘捂起嘴巴,凝視著孔黑子。
王畫狐疑地看著她,難道她也認識孔黑子?孔黑子臉上也茫然一片,這個小姑娘看來又是這個徒弟在外面“拐帶”過來的,但自己不認識啊,為什麼她用這樣的眼神看自己。
公孫大娘過了一會兒才驚訝地說道:“你是孔別將叔叔?”
別將?不但王畫,就連陸二狗他們也大吃一驚。唐朝軍制十人為一夥,五十人為一隊,一百人為一旅,三百人為一團。一千人左右為一府。這也就是府兵的來歷。一府設折衝都尉一名,左右果毅都尉一人,還有別將、長史、兵曹參軍與錄事參軍一人。這個別將品銜相當於正七品到從七品的官職了。
幾個人不驚詫才怪。
王畫反應快,他立即將公孫大娘拖到一旁,一邊拖著她走一邊說道:“你認錯人了吧。”
揹著陸二狗他們還在不斷地擠著眼睛。
這個身份可非同小可,不能讓人知道的,連陸二狗也不行。
小姑娘也機靈,隨即答道:“是認錯了。”
但現在改口有什麼作用,陸二狗他們正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孔黑子。心想,難怪,人家是別將,教出的徒弟當然牛了。
第五十一章 牛叉的師祖
孔黑子卻擺了一下手,他讓幾個人坐下,說道:“也沒有關係,當年的事我現在也可以對你們幾人說一下。”
孔黑子主動要開口說出此事,幾個人當然求之不得。包括王畫在內,對唐朝軍旅生涯不是很明白,陡二狗他們本身內心之中還有那麼一絲嚮往。
孔黑子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麼。當年我十七歲就進入軍伍。倚靠自己的勇力,僥倖做了一名隊長。然而我一生最大的榮幸就是朝廷將薛大將軍調到瓜洲,正好我在他的親自指揮之下。”
聽到薛大將軍,所有人都肅然起敬。拋去薛仁貴一生的功過不說,如果說到勇將,隋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