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部分,寶鑑,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宛若隔世,這也是載昰教給秦風的獨門秘法,用這種手法做出來的包漿效果,一年足可以抵得上一千年。
再加上這塊玉的用料本身就是古玉,如果秦風不說出來的話,恐怕在還真沒有人能看得出他這瞞天過海的手法,齊老爺子看不出來,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媽的,老子真是嘴賤,沒見過有造假的人當眾揭穿自己的手法的。”
解說著這塊玉的作假之處,秦風腦中不禁有種荒謬的感覺,別的製假人都要千方百計的去掩飾,他到好,生怕眾人看不出來這是塊老玉新工的物件。(未完待續。。)
ps: ps:第二更,繼續寫第三章,有月票推薦票的朋友們,還請支援打眼!!!
第一百九十四章 淵源(上)【第三更】
“小秦,快點拿給我看看。”
聽到秦風的話後,齊功眼睛一亮,他也曾想到過老玉新工這一塊上,只是驗看的時間太短,並沒有發現秦風所說的瑕疵。
“不行,看不出來,這人老了眼睛就不好使了。”
接過秦風遞來的放大鏡和那個把玩件後,齊功搖了搖頭,說道:“小韋,再拿個倍數大點的放大鏡來。”
齊老先生一直都有眼疾,到了八十以後,眼疾變得越發嚴重了,這也是他現在很少出席一些活動的原因,甚至連字寫的都比較少了。
韋華的這個古玩會所,其實就是個變相的古玩店,只不過定位的檔次比較高,不像潘家園似地全國各地的遊客都能去閒逛,他是針對性的接待客人。
既然是古玩店,自然就不缺鑑定古玩的各種工具,韋華吩咐了一聲後,馬上有人拿來了一個盒子,裡面放著大小六個倍數不同的放大鏡。
“沒錯,小秦說的沒錯,怪不得我心裡一直不得勁呢!”
拿著倍數最高的那個放大鏡看了半晌後,老人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神色,說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啊,沒想到小秦的觀察力那麼細緻?”
“齊老,真的是塊假玉?”
一旁的韋華臉色有些難看,花了八十萬人民幣是小事,關鍵這打眼的事情要是傳出去,未免掃了他韋老闆的面子。
“怎麼能說是假玉呢?”
齊老爺子看了一眼韋華,搖了搖頭說道:“玉是真玉,上好的羊脂白玉,而且有四種沁色,算得上是古玉中的極品……”
“那……那不是新工嗎?”
韋華還是無法釋然,像他這種人往往喜歡追求完美。稍微有一點瑕疵,心中就像是堵了一根刺那般難受。
“新工?我看這新工做出來,要比原件更加值錢。”
齊老爺子仔細打量著這塊臥佛掛件,說道:“老玉新工,那也要看雕琢手藝的,這個掛件鏤空雕刻的水準之高,在現今的雕刻界,怕是無人能及……
而且他所用的手法非常巧妙,將沁色加入到髮梢以及衣襬處,看上去非常的自然。小韋,這東西要是讓我定價的話,沒兩百萬是拿不下來的!”
齊老爺子並不是妄言,在古玩行裡,仿製做舊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的普遍。但並不是說仿的東西,價值就一定不高。
就像是近代有位叫做張大千的大畫家。他在早年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臨摹唐宋明清幾朝著名畫家的著名畫作。
張大千作假的功夫可謂是爐火純青,他所臨摹出來的畫作,幾乎都被人當成真品給收藏了,直到很久之後張大千自己說出來,那些人才知道他們收藏的,不過是張大千臨摹的作品。
但是由於張大千畫工精湛。本身的藝術造詣極高,就算是臨摹的作品,也被眾人追捧起來,以至於後來出現了臨摹作品價值高過原作的情況。也是書畫界的一個趣聞。
而這塊老玉新工的物件,就和張大千作假有些相似,因為它本身也具備了很高的收藏價值。
像李然送給齊功鑑定的那塊玉,是新料新工,雖然雕琢手法也很不錯,但先天的條件,決定了它有限的價值。
但這塊古玉不同,它有著良好的玉質,大師級的雕工,天然的沁色和足能以假亂真的包漿,將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它的實際價值,或許已經超出了原先的那塊古玉。
“齊老,這麼說,我……我還撿了個漏?”
這會韋華的心情就像是在坐過山車一般忽上忽下的,原本以為失了面子,沒成想被老人這麼一說,他好像還佔了便宜一般。
齊老爺子點了點頭,說道:“說撿漏也不為過,就憑這鏤空的手法,都值個幾十萬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