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回,水墨田居小日子,竹子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保全女兒性命,如氏夫婦在消散之前將畫中世界的時間拉長了好幾天,硬是把當世的自己給拖死了。
畫中的如氏走了女兒未來的路,與夫自焚於王府。她比女兒經事,經過幾次接觸馬上察覺渣王爺及其謀士心懷不軌,惟恐他們以後禍害下落不明的女兒,便與那渣王爺及知情人同歸於盡。
渣王死了,他的忠勇死士前來如宅挖地三尺也沒找到如婷玉,遷怒之下把如宅與下人們一把火燒個乾淨,還派人在附近監視,後來遭到本地官員的驅逐。
他們前腳離開,蘇杏兩人後腳就回來了。
她倆一路上打聽到許多小道訊息,猜測如氏夫婦應該進了王府,誰知去到那裡卻發現只剩下一堆殘磚爛瓦。預感到父母可能命喪此地,如婷玉跪倒府前失聲痛哭,引來一位婦人。
如婷玉認得她,這名婦人在幾年前就嫁人了,從來不曾回來過。沒回來過不代表她忘恩負義,如宅出事,她與丈夫第一時間悄悄來到附近伺機救人,可惜只救瞭如夫人的近身侍婢。
那名侍婢被火燒得面目全非,憑著驚人的意志力強撐到現在,交給如婷玉一枚玉蟬便死了。
玉蟬裡藏著如氏夫婦的魂魄,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末了,凝望著哭成淚人的少女,如氏傷感道:“……婷玉,圖不見了。他日有人尋來,你須謹慎小心莫讓人哄了去。”
瀟灑帥氣的如父則威嚴道:“若對方心懷不軌,萬萬不能心軟,必要時……”做一個切菜的動作,“除之。”是個狠心的人。
自此至終,他們沒看蘇杏一眼,因為來不及了。
言畢,夫婦二人的靈識融入那塊褐色古玉,與未來的自己相融合。未來的他們燃燒生命力神魂受損,如今四魂合一,假以時日便能恢復正常,然後往生。
被朋友的家長當面差評,蘇杏無話可說。
喚她來的是他們,心存戒備的也是他們,除了聳聳肩表示無奈,她還能說什麼呢?
父母雙亡,歷史的軌跡仍在繼續,只是少了一位喪心病狂本來就是曇花一現的渣王而已。
蘇杏問如婷玉以後怎麼辦?要不要隨她回到現代,對方拒絕了。
“我隨母親每年遊走四方,救過不少走投無路之人,將他們安排在一個偏僻的山谷裡。母親說過,待我出嫁,她便和父親去那兒安度餘生……”說著說著,她又一次潸然淚下。
雖然兩人差了N輩,架不住年齡相同,蘇杏又是讀歷史的,古人的一些習慣與說話方式她只有新鮮感,沒有排斥感,很容易便融入其中。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況且同病相憐,一幅古畫更讓兩人顯得格外親近,一直保持往來。
倒是難為了如婷玉,現代科技產品每每讓她受驚不淺,適應力有待加強。不過,用電腦看電視劇甚得她的歡心,為此,蘇杏特意訂購一部電視機回來,免得她跟自己搶電腦。
生怕蘇杏回到古代找不到她家,如婷玉畫了一幅山水圖贈她,如此能方便往來。那個山谷山清水秀,民風純樸,待如婷玉極好。只是沿途地形複雜險峻,不得不讓蘇杏走捷徑。
捷徑,自然是那幅山水畫。
自從在山谷裡住下,如婷玉每隔一段時間依舊喬裝成老太婆出來行走江湖,既要救人賺銀兩,最重要的是實踐賺經驗。
所以,蘇杏過去不是每次都能找著人。
幸虧她行事隨意,相遇就一同出外遊玩,否則自個兒四處走走,如婷玉贈了幾套衣裳給她,不怕露餡。
山水畫就掛在書房裡,空閒的話就進去溜噠溜噠。
如婷玉也是孤單,每次見她過去,總要一同打扮成面貌普通的中年婦人進城到處亂逛,一個尋訪各地的風俗特色與文字,然後記錄下來;一個尋找傳統藥方,尋找草藥的下落並採集回家。
回到現代,蘇杏開啟一個新文件。
她打算寫一本遊記,筆名梅莊居士,此居士非彼居士,寓意是居住在梅林村莊的人。把記錄下來的內容以短篇故事的形式寫出來,寫一部沒有結局的書。
直到她死為止……
這種橋段早就有人試過,其作品在現代特別的有名。
古有柳泉,今有梅莊,文章各有特色及其意義。所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互不衝突。
當然,目前正在寫的小說也不能斷,否則後果很嚴重。
“你特麼到底在忙什麼?!連續斷更三天就該死了你知道嗎?!你還給我斷了一星期,不想活了是吧?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