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9回,水墨田居小日子,竹子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婷玉回到京城,下了飛機,在機場裡一眼便看見秦煌站在人群裡向她深深凝望的目光。
看見她出來,他微微笑著。
在情感方面,他不是簡單直白的人,肉麻的話是說不出來的,所有的溫情暖心全靠伴侶在日常生活中體驗。
換了旁人會覺得他缺乏情趣,不配找媳婦。
可是,相敬如賓的相處模式深得婷玉的心,她最怕好友和姓柏的那一套,肉麻話像掛在嘴邊隨口扔一句出來。
像自己夫妻這樣的,剛剛好。
等她站在面前時,他目光溫然,“我領導想見你。”
從筱曼那裡知道不少資訊,既知對方沒有惡意,試探一過,接下來就是面談的環節。
至於監控事件,她是什麼等級的人就要接受什麼等級的考驗,無論是人類階層的安排,或者命運使然。
只要不涉及親人的安危,這種範圍她能接受。
“好,”婷玉早有心理準備,神色如常,“走吧。”
秦煌原地站定不動,專注而沉默地看了她一會,驀然上前將她擁入懷中……
自從婷玉走後,蘇杏著實頹了幾天,經常跟雙胞胎聊天,和小兒子、小能在村裡遊山玩水。
而小力士回總部了,在蘇杏不外出的情況下,它不會在雲嶺村露面。
週末的早上,兒子小染不用上課,陪親媽出去散心。
春江水暖,蘇杏帶著小染、小能在村尾的松溪河邊玩。目測河裡水草青疏,魚兒竄遊,頓時來了釣魚的興趣。
“兒子兒子,戴帽子。”蘇杏追著小染,把一頂小草帽蓋在他頭上,“小能,這是你的。”
“謝謝夫人,我不需要。”太陽越曬越好,它要充電,況且不是很曬。
蘇杏不理,直接蓋在它頭上,“這是昌叔給你編的哦。”
長者賜,不敢辭。
昌叔給孩子們和小能都編了一頂草帽,邊緣碎碎的,很有藝術的質感。當然少不了她那份,她最喜歡這些手工藝品。
她這麼說了,小能只好帶著,還好一頂草帽對它沒有影響。
三人搬來三張小竹凳坐在河邊的一棵梅樹下,這棵梅樹是原住民。其餘的柳樹、楊桃樹是後栽的,樹冠撐得很開,甚是蔭涼。
當然,要一個五歲的小孩耐心釣魚幾乎不可能,哪怕小染很乖巧,剛把釣杆插好就吵著要跟媽媽玩遊戲。
“今天不玩遊戲,”蘇杏拿開他的手機,“天天玩傷眼睛,你看看那些戴眼鏡的小朋友多可憐。再看你哥,不戴眼鏡多帥氣。”
“二哥有戴。”小染不服氣地嘟起小嘴。
“那是護眼罩。要不,媽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小染想了想,妥協了,“好吧,要好聽的。”
蘇杏瞧瞧松溪河,河水清澈,河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不由心頭一動,“就河伯吧。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年輕的書生過河時被水鬼抓走當了替身……”
河邊的風涼涼的,媽媽的聲音溫柔輕緩,催人入眠。
小染昏昏欲睡,蘇杏轉而和小能聊天,聲音很輕。小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大一小有共同話題。
魚鉤一直沒動靜,有誰會在乎呢?
“就這裡吧,這裡好涼。”
“好好好,就這裡。哎,那邊有人,坐這邊……”
河邊還坐著一位古風美女,可以拍照,哪怕拍個背影也好。
一陣嘈雜聲吵醒小染,蘇杏回頭瞧了一眼,不禁蹙眉,又是茶室的客人和森田。對方見她望來,再次歉意地向她們娘仨深深地鞠了一躬。
冤家路窄,蘇杏想起筱曼那天的話,心裡不太爽,又不想跟對方爭辯。
“夫人,不如我們換個地方?”小能徵求蘇杏的意見。
蘇杏低頭瞧瞧兒子,只見小男孩表情悶悶地倚在母親懷裡。睫毛長長,眨著一雙大眼睛略顯無神,撓撓脖子,不太想起來。
“不如,我們撐筏玩水?”蘇杏建議道,“漂到別的地方一樣可以釣魚。”
小染頓時來精神了,“好啊好啊!”馬上從她懷裡爬出來,蹬蹬蹬地跑去收釣杆。
就這麼決定了,小能去幫小染,蘇杏收拾小凳子。
小染會游泳,在兄姐的耳濡目染之下,他更怕媽媽掉河裡。
“媽媽,不會沉,你看!”他穿著小涼鞋率先跳上筏子一蹦一蹦的,讓媽媽放心地學他那樣跳過來。
“哎,哎,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