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與民同罪
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五章 與民同罪,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瑜算到莫家必有人提到皇后,想以皇后之名行事。
女將又補充了一句,“皇后娘娘贊同長輩們的決定,委實這莫家出的不肖子孫太多,既然分支,其他的莫氏就不是親戚。永樂府莫氏才是我們家將軍的親戚,亦是皇后娘娘的母族親戚。”
莫南可是出臭名昭著,再一個莫靜之親殺夫主,也是惡名遠揚。
又有莫六郎謀害南晉袁大山、袁家寶父子,也留臭名於史。
莫家四房的名聲雖不如莫南父子三人,但在陳蘅、袁東珠心裡也差不遠。
侍妾凝了一下,“可我們家夫主……到底……到底……”
“你就是莫往之當年花了十五兩銀子納的那位侍妾罷,聽說也是個讀書識禮的,莫往之當初是如何從滿瘟疫之地的金陵活命,又如何離開永樂府,需要我再重複一遍麼?”
王碧綾抱拳道:“二位大人,皇后娘娘傳話給我家將軍,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請刑部按律嚴懲兇手。”
這個袁東珠,明明是她的意思,為什麼要借皇后娘娘的嘴說。
回頭皇后娘娘會不會怪她?
王碧結餘可是心裡打著一個大大的問號。
既是上頭的命令,她照吩咐行事。
進入軍中,別的沒學會,就學會按令行事。
學子們有知根底,就開始說當年莫往之一家如何被人當成患瘟疫困於府中,險些被燒死,是皇后娘娘顧念親戚情分,令水幫、太平幫將他們救離金陵去了永樂府安頓。
莫家太公心疼侄兒一家,更是自掏腰包給置了份家業,原說好待天下太平,他們離開時,就將家業還給莫太公。
可他們倒好,一個勁地叫苦,實則比永樂莫家富了不知多少倍,還背裡收留了莫家老夫人的孃家親戚、兩個兒婦的孃家親戚,浩浩蕩蕩幾百口人,後來聽說永樂邑核查人口戶籍,這才離開,臨走時,更是將莫太公給的那份產業也給賤賣了。
這太原莫家也算是人才,明明有錢,卻要叫窮,更在坑真心待他們的。
“莫家的太上夫人傷了心,下令兒孫,往後不認這門親。”
皇后娘娘是被莫靜之害過,她不認其他莫氏,亦只認永樂莫家這一支。
眾人是聽明白了,怕是永樂莫家要崛起了。
可惜了陳蘊,竟發願不做新朝的官,還不讓自己的兒子入仕做新朝官員。
反倒是陳葳,自己征戰沙場,連妻子也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王碧綾讓小二、學徒從馬車上搬下藥材、食材。
刑部侍郎、張萍與王碧綾寒喧了幾句,由刑部侍郎回去向尚書、丞相稟報案情新進展。
*
鳳儀宮。
陳蘅自在習字。
就聽韓姬將聽來的事細細地說了。
陳蘅大驚:“死人了?”
“死了一個,聽說是楊造林一族的子侄,名喚楊柱,是楊家書念得最好的一個。”
楊家這造林的經驗充足,也著實是一等一的人才。
“皇帝爺任了左、右丞相為巡考官,發現永樂學子異狀時,二位丞相亦在。左丞相當機立斷,令御醫前去診斷、熬藥,所有鬧肚的學子都吃了三頓,便是其他地方的學子有身子不適的,也請了御醫瞧看。”
若不是左丞相處理得當,說不得還得多死些人。
就算是這樣,亦有七個人沒等第一場考完就被人抬出去了。
陳蘅道:“王道林、莫往之……”
莫四舅的三個兒子,以前沒瞧出異樣,可莫家的太上夫人對他們卻看不上眼,定是有原由的,現在看來,還真不是省油的燈。
“這二人下獄了?”
“關入刑部大牢,沒怎麼用刑,就什麼都招了。”
這讀書人裡,意志力強,尤其像這二位,原就是前晉世家貴族的公子,能吃什麼苦,皮肉之苦就受不來,一嚇唬還不得跟倒豆子似的。
“刑部那邊怎麼判的?”
“刑部尚書、左右丞相已經稟到陛下那兒,陛下的意思此風不可漲,必須重處,下令奪去二人的秀才功名,流放孤雁口鐵礦場。”
這可是必死之局。
孤雁口有薄田荒坡,若是開墾還好些,可入了鐵礦場,就他們的文弱模樣,怕是用不了幾年就得丟命。
永樂莫家的太上夫人、莫三舅夫婦更是被他們氣寒了心,再不會搭理他們。
莫四舅母想到太上夫人對她的厭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