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九十五章 明鏡錄,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呢?你的位置在哪兒,你的價值除了戰場,又在何處?”

陳蘅道:“女子在這世道行事,付出的辛勞遠比男子更多,只要你想,本宮會在陛下那裡為你爭一個機會。”

楊瑜有些手段,也有些謀略,她與袁東珠聯手,才有了今日的榮光。

而對水戰,她沒有經驗,袁東珠也是瞎子過河得自己摸索。

陳葳能在水軍謀到一營主將的實職,可袁東珠卻未必能謀到。

楊瑜不由沉吟著問自己:“除了戰場,我還能做什麼?”

張萍小心翼翼,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娘娘,屬下……能不能給家中弟弟在水軍求一個一官半職。”

張母看到莫十一郎、袁延壽都掙來了爵位,羨慕不已,又寫了信來,催張萍給自家弟弟在軍中求個職缺。

陳蘅道:“阿萍,你的弟弟武藝如何?”

張萍埋不語。

楊瑜道:“阿萍,張家現在是尾大難棄,你有了好處,就想分一杯羹,你孃的心早就偏向你的弟弟。你父親因屢考不中,連舉人都做不了,無法再入仕,更是憂鬱在懷,不部世事。

阿萍,你兩個弟弟皆不通武功,就算會了些,也是這幾個月新學的,上了戰場,那可是真刀真槍。刀劍無眼,一旦他們中有一人傷及性命,以你娘和你兩個弟婦的性子,肯定會埋怨你讓他們丟了性命,受到了傷害。

無論你做什麼,對於你娘、你弟婦來說,你都做得不對。”

馮娥想到史書中的楊瑜,她在天下一統之後,與孃家絕決,最終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將爵位襲給衣缽弟子,而不是留給侄兒。

當時,這件事鬧得很大。

張家為了逼張萍就範,四處說她的壞話,說她不仁不孝,無情無義,她的弟婦甚至說張萍有瘋病,畏懼男人,更說當年南晉都城,寧王府宴會,其實張萍早就失了名節等等。

皇后聽聞後,頗是震怒,出面說項,親書匾額,以信鼓勵張萍。

張萍最終在朋友、皇后的支援下重新站立起來,之後屢破奇案,成為天下奇女子,更成立了對後世影響頗大的“明鏡府”,北燕自此之後,出名的女仵作、女差捕、女提刑大多出自明鏡府,成為明鏡府的創府祖師。而後世的刑部提案司掌司大人,多是她這一派的女弟子,而她的女弟子們最終走向天下各地府衙,成為名捕、神捕。

晚年的張萍,在明鏡府裡傳授徒孫們破案技巧,編著《明鏡錄》,將她一生遇到的奇案、大案收錄在內,成為後世破案的參考書,其個人影響遠勝過楊瑜、袁東珠之人。

後世,曾有史學家道:是鳳懿皇后成就了一代神探張萍。張萍完善了《明鏡錄》,從解剖屍體,細微捕捉,到最後的層層破曉案情,一部《明鏡錄》涉獵解剖學、醫學、藥學,更涉獵當時的律法,風土人情,後世史學家對這部著作甚為推崇。

張萍也是燕太宗至高宗皇帝期間唯一一位最終做到刑部尚書的女官,與滿朝男子站在其間,得兩代帝王器重。

馮娥想到此處,道:“阿萍,阿瑜說得沒錯,無論你怎麼做,對你娘和你兩個弟婦來說,他們都不會滿意。你的爵位只有一個,你給了大弟,小弟會說你偏心,會惹他不滿。

你不防收三五個孤女做弟子,授其斷案技巧,挑最優秀的女弟子繼承你的衣缽。讓她襲你之爵,明鏡府,聽聽,這名字多好聽。開派立府,說不得幾十年後,天下最出名的名捕、神探都是你的弟子呢。”

楊瑜眼睛一亮,“這主意好!阿娥此計甚妙,女子不成親又如何,照樣可以開派立府、後繼有人。”

她笑,訕訕道:“我只一個弟弟,他自來對我很是敬重、懂事,弟婦也是個懂事的,我的爵位自要留給侄兒。”

楊家的情況與張萍完全炯異。

張萍是家中母親偏心,父親不問世事,母親有偏寵,父親的袖手旁觀,仕途不暢,直接影響了張家的兩個弟弟。

張父一直想入仕,可北燕開啟科考取仕之法,甚至還有武科舉,文武並存的科舉之路,取代前晉推薦制度,更為公平,卻讓一個自視為世家出生的人無法步入仕途。

陳蘅道:“阿娥,你的事我記下了,回去等著訊息。”

馮娥再三央求,她不好再奪,她想不到好主意,慕容慬定能想到。

楊瑜道:“娘娘,屬下的事呢?”她笑得有些傻。

“你自己先想好太平盛世無仗可打時,你能做什麼,你不會想著在家裡坐吃等死,當飯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