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相勸
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二章 相勸,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蘊想果決地拒絕,又恐妹妹的面子上下不來。
只聽陳蘅道:“長兄,一個世家的崛起,是從入仕為官,成為一代名臣賢臣、能臣、幹臣開始的,你看看史上的世家,不是因家族出了能臣開始。
你不入仕,終有一日陳家會泯然於眾,除了你的子孫後人,再無人記得陳蘊,也不會有你走過的印跡。
長兄以詩詞揚名天下,可你的詩詞也先賢相比,太過平庸;若你以書法傳世,長兄連我的書法都比不過。”
陳蘊有些生氣,旁人這麼說可以,但說他的是自家的胞妹,這讓他的臉面往哪兒擱。
陳蘅繼續道:“長兄,任何人選擇了路,就要為自己負責。”
“行了,我不入仕,阿闊兄弟幾個大了,他們可以入仕。”陳蘊不悅地道:“弟婦的將領一職是你說項弄來的,若是二弟的腿好了,你可不許挑唆他去給北燕打仗,更不許他替北燕賣命,在南晉人的土地上征戰算什麼事?我們是陳留太主的後人,幹不出這等事。”
“長兄,已經沒有南晉了,現在的天下是北燕、西燕、西魏三國。”
大統帝身亡那天起,南晉就沒了。
陳蘊低聲道:“咸陽王、利王兩個就是懦夫,西燕慕容忻敢自立為帝,他們為何不敢,就算是東晉、西晉也好,總能讓南晉士子看到希望。”
“武將征戰,士子們的一張嘴、一支筆,還能讓大統帝活過來不成?”
兄妹二人誰也不肯服軟。
莫氏輕喝一聲:“阿蘊,你與阿蘅爭辯什麼,你是男人,她懷著身孕,就不能讓著她些。”
陳蘊不快地道:“妹妹還是安於後宅的好。”
“我若安於後宅,能有永樂邑的今日?”陳蘅想到自己兩世為人,都未得到長兄的幫扶,她不妄想了。
今生扶持二兄、袁東珠就是,不盼他們多幫襯自己,只求能相扶相攜。
陳蘊怕自己再坐下去,兄妹二人又要口角一場,起身道:“阿雪,時辰不早了,讓母親與妹妹早些歇息。”
莫氏頗是無奈。
陳蘊有時候是絮叨了一些,但這幾年已經變了許多。
讓他做北燕的官,陳蘊做不到。
他自恃為名士,有名士的氣節,認為做了北燕的官,就是對南晉的背叛。
莫氏道:“阿蘅,你別怪你長兄,他是在南晉宮中長大的,對南晉皇家的感情很深。你父親、他,都是與莫太后、皇族朝夕相處過,他不會做北燕的官。
他沒錯,你也沒錯,只是你們考慮各有不同。
阿蘊看重氣節,而你看重家族的沉浮。
陳家有東珠征戰就夠了,若是你二兄傷愈,他願意出仕於北燕朝廷,我不反對。”
陳蘅驚呼一聲“母親”。
她以為莫氏不會同意的。
莫氏道:“我是世家女,你說的那些話,我何曾不明白。我不會強迫我的兒女去做任何他們不願意的人,人生是你們自己的,你們有權選擇自己的路。
阿葳不同,他受過大統帝迫害,是大統帝不仁不義在先。
可你長兄受惠南晉皇家頗多,又是陳留太主的後人,他不會入仕,也不能入仕,他的良知、他的氣節,也不允他做北燕的官。
他不反對阿闊兄弟入仕,已是最大的讓步。”
正因為她深深地明白,所以在袁東珠要效力北燕時,她才沒有竭力反對。
袁東珠要給自己的兒子掙爵位、爭一份軍功,是為她的兒子所想,也是為了陳家的未來作想。
莫氏只能放棄反對。
她是受過南晉皇家恩惠的,她在莫太后身邊長大,受的是忠君愛國的教導。
但是,陳葳與袁東珠被大統帝算計、陷害,也正是這種傷害,讓她看明白了未來的路。
擁有一份惹眼的家業,卻沒有同等保護自己的權勢地位,只會任人宰割。
陳蘊不能出仕,陳葳雙腿憶殘,這個責任就落到了袁東珠身上。
陳蘅近乎呢喃地道:“我細細回味,發現自己的記憶裡,從未得到過長兄的呵護。”
前世的她,若在嫁給慕容慬為妃後,能得長兄兩分呵護,也不會任由雲陽、納蘭弄月母女倆的欺辱,甚至毀她的名聲。
慕容慬曾想過要陳蘊入仕,甚至封他為候,可陳蘊卻拒接聖旨,謝絕入朝為官。
他不是給陳蘊面子,而是想給陳蘅一份保護。
可陳蘊卻為了自己的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