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部分,我的軍閥生涯,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靈甫帶著幾名軍官大步走了過來,神情似笑非笑“王孝國,幾天沒見你小子還學會貧嘴了。”
“報告長官,卑職只是和他們開個玩笑!”王孝國趕緊報告。
“恩,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你幹得不錯!”張靈甫看著旁邊士兵們高昂計程車氣滿意的點點頭。
“長官,我們啥時候能出動啊?在這裡呆了一個多星期我們部快要憋死了。”旁邊一名士兵壯著膽子問道。
張靈甫對著士兵安慰道“恩,著急了吧?
你們放心,就快了!”
“報告!”一名士兵跑來把一封電報交給了張靈甫,“司令部急電!”
“唰!”此時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二章 空降大林
這封司令部發來的電文很簡單,上面只說了一句話“目標大林鎮,佔領它、守住他!”
大林縣位於通遼市的東面,距離通遼市一百二十四公里,離日軍佔領的遼源二百一十五,交通便利,一條鐵路正好穿過大林縣城的正中央,司令部的命令就是要控制這條鐵路,堅守到裝甲第三師的到來。
誠然,東北平原這麼大,第七戰區那有限的兵力自然不可能把五十萬日軍全部包圍起來,但是隻要控制了日軍的鐵路,日軍就會像斷了一條腿的瘸子,逃跑的速度大為降低,這也就給了第七戰區更多殺傷日軍有聲力量的時間和機會。
蘇童深知,一個處在戰爭中的國家最根本的東西不是軍事、也不是科技,而是人口,只要有了人才有打下去的本錢和希望,而日本缺的恰恰就是人口。
蘇童記得在後世的二戰,日本的總人口是七千零六十三萬人,其中役齡男子一千六百九十三萬,可供徵兵的人數佔役齡男子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二,達到一千萬人,當時日軍的總兵力是一百零八點四萬;經過一九四二年的全面動員後,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前,役齡男子數目是一千七百七十九萬。
到了二戰末期,日本兵員幾近枯竭,連四十五歲的中年人都被日本政府徵召進了軍隊,農村的男丁更是幾乎全部抽光。
當時有一則報道是這麼寫的,戰爭後期,有一名瘸了一條腿的日軍軍官帶著同隊陣亡士兵的骨灰盒回到這名士兵的家鄉,當天晚上被這名戰友的遺孀留宿在家裡,半夜裡這名戰友的遺孀摸到了這名軍官的屋子裡請求‘安慰’,這名軍官也同意了,後來訊息傳出,全村一百多名青壯年婦女全部湧入了這名士兵的家裡也請求‘安慰’,這名瘸了腿計程車兵足足花了半個月才把這一百多名飢渴的婦女’安撫’完畢,由此可見當時日本青壯年男子缺乏的程度。(這可不是阿頂瞎編,有史料記載的)現在雖然還是戰爭初期,但蘇童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儘量的消耗日本人的兵源,最大程度的消耗日本的戰爭潛力。
只要空降團守住了大林這條鐵路,那麼日軍就只有透過汽車甚至是兩條腿走回遼源,在一覽無垠的平原上,第七戰區的飛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殺傷日軍。
大林縣是日軍的一個物資中轉站,還有一個小車站,車站裡儲備了一大批的軍事物資。
但是狂妄的日軍在這裡只是佈置了一個守備大隊一千多人的兵力,負責人是一名叫做佐佐木的中佐。
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一日,天氣晴朗、無風、能見度極佳。
“嗡嗡……,”
一陣陣飛機的轟鳴聲從空中隱隱傳來,大隊長佐佐木正來回的走動在鐵路的站臺上。身披著軍大衣的佐佐木心裡極其不安,前線失利的訊息隨著過往運送傷員的列車不時傳到了他的耳朵裡,這讓佐佐木開始不安起來。
“大日本帝國出動了五十萬大軍難道還打不了支那人嗎?”佐佐木不不停的在想,“要是支那人打過來該怎麼辦?就憑藉著這一千來人的守備大隊嗎?”
飛機的轟鳴聲越來越晌,佐佐木不耐煩朝夭上看去,心道:“這些開飛機的傢伙前些天剛打了敗仗,今天是過來找場子的吧?空中和地面都吃了敗仗,這幫傢伙真是丟盡了大日本帝國的臉。咦?不對,這不是帝國的飛機,那是支那人的飛機,不好,支那人要轟炸了!”
飛機越飛越低,不一會,飛機那巨大的輪廓也出現在佐佐木的眼裡。
“八嘎,支那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飛機,他們到底要幹什麼?”來不及多想的佐佐木立即抽出了腰間的指揮刀,吹響了掛在脖子上的哨子。
“n畢嗶嗶……淒厲的哨聲迴盪在車站的上空,聽到了哨聲的日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