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部分,我的軍閥生涯,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參謀和組織型人才,在另一個時空裡他們這對搭檔可是非常出名的。況且自己重用這兩個人也可以向外界傳遞一個資訊,自己這個總統也是有肚量的,不管是社工黨還是國大黨出身的人,只要是有才能的自己都會重用,這對提高自己的聲望還是很有好處的。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華夏政府外交部向外界發表了一個宣告:由於蘇俄軍隊在西伯利亞不斷的對華夏軍隊進行挑釁,開槍開炮打死打傷華夏國防軍和西伯利亞的無辜軍民,自即日起,華夏和蘇俄在兩年前簽署的華蘇互不侵犯條約自動廢除,華夏軍隊將會動用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捍衛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並警告蘇俄政府不要玩火**,一切與華夏人民為敵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美國華盛頓白宮羅斯福坐在輪椅上,他的身邊還站著他的高階幕僚霍金斯、陸軍參謀長喬治,卡特里克.馬歇爾四星上將以及十幾名包括副總統杜魯門在內的政府官員。此時屋子裡的廣播傳來了華夏外交部長周鐵成宣讀宣告的聲音,翻譯在一旁不停的把廣播裡的漢語翻譯成英文。廣播結束後,羅斯福神色凝重的說出了一句:“華夏人要參戰了!斯大林危險了。”
眾人都沉默了,他們自然知道現在的蘇俄被德國打了個措手不及,蘇軍也抵抗得非常吃力,要是此時華夏再從東面夾擊的話縱然蘇俄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可能不能撐過半年還是個未知數。
“總統,我們還要按計劃對蘇俄進行軍事援助嗎?”良久副總統杜魯門輕輕的問道。
羅斯福沉默了一會,輕嘆了一聲:“華夏人有句古話,盡人事聽天命,我們的軍事援助還是按計劃進行,能不能撐得住就要看蘇俄政府的能力和運氣了。”
(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一章 里奧斯大橋
七月的太陽照射在貝加爾湖旁的原野上,溫暖的陽光讓人總感覺懶洋洋的,一排土官和士兵正排著整齊的佇列站在草地上,一名少校在給他們頒發獎章並授銜。在他們的周圍還有數十名穿著平民服飾的家屬站在一旁邊微笑著為他們鼓掌,這些都是這些士兵和軍官的親屬,他們也被部隊邀前來觀禮,這也是增加家屬們對部隊榮譽和歸屬感的一個措施。
一名少校把軍銜仔細的套在了劉國棟的肩膀上,微笑的說道:“恭喜你,劉國棟少尉,現在你已經是華夏國防軍的一名上士了。”
劉國棟肅然敬了個禮,“多謝長官栽培。”
說完,劉國棟回國身來對著周圍的家屬們又敬了了一個軍禮,在這些人裡他也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斯蒂亞娜就站在人群裡微笑著為自己輕輕的鼓掌。
此時的斯蒂亞娜的肚子已經微微的凸起,原本苗條的身材也略顯臃腫,一頭金色的長髮在太陽下閃閃發光,白皙的鵝蛋臉上已經開始呈現出一種母性的光輝,雖然斯蒂亞娜的臉上充滿微笑,但是劉國棟還是從妻子那雙漂殼的藍寶石顏色的大眼中看出了一絲憂慮。
是啊,部隊又要打仗了,這回可不是象前些時候那樣小打小鬧了,這次是要向老毛子發起一場參戰部隊達到數百萬人的決定兩國命運之戰,自己能不能活著回家可是誰也說不準的事。
再看看周圍的家屬們,雖然他(她)們的臉上也充滿著笑容,但是眼裡的神色也和斯蒂亞娜一樣,他們都在擔心著自己的親人。
從七月份起,從全國各地而來的軍列就透過鐵路源源不斷的開到了西伯利亞,原本地少人稀的西伯利亞幾乎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三個集團軍群五百萬人按照原定計劃從蒙古到貝加爾湖再到博代博一線近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擺開了架勢,準備隨時給予蘇軍於致命一擊。
面對著華夏的大兵壓境,蘇俄政府正式晉升華西列夫斯基為大將軍銜,把西伯利亞一代一百五十萬蘇軍改編為蘇俄東南方面軍,由華西列夫斯基任司令員。
華西列夫斯基把自己的司令部設在了下烏金斯克一·這個西伯利亞的重鎮,決心要和華夏人決一死戰…,.伊萬.斯里夫的嘎斯汽車從西面駛入奧廖克明斯克,此時映入他眼裡的是市內狹窄的街道,和那擁擠的人群,從四周鄉村湧人的人群已經把這裡擠得水洩不通,穿著灰褐色警服的警察和臨時動員的民兵正竭盡全力的安撫著人群維持秩序,天空中不時有幾架飛機低空馳掠而過,它們飛行的方向都是東南方,那裡是華夏空軍偵察的重點區域,蘇軍的飛機這段時間已經和它們展開了好幾場空戰。
“司令員同志,西伯利亞的軍隊都死絕了嗎?這點軍隊夠幹什麼用的,整個奧廖克明斯克四百多公里長的戰線上就放了五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