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非西風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2章 山路,原始美食寶典,原非西風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百根經線看似不多,但算算那加起來的長度,還要加上緯線的長度,想想要扒多少樹皮、搓多久的線,陸輕輕就覺得她織布的這個想法不是太實際。
成本和人工費太高了啊。
但相比獸皮,打獵風險大不說,獸皮改造太難還不透氣,她弄的這布,雖然依舊厚而粗糙,但完全可以做成衣服來穿。
陸輕輕腦袋裡糾結了一會兒,然後把這些念頭統統拋開,目光堅定地看著地上的簡易織布工具,無論如何這塊布先織出來。
這是一個很宏大的工程,陸輕輕也就不急了,又搓了會線,忽然想起一事,就爬起來顛顛地走了。
陸輕輕想做一個石磨來著。
那些大豆在那擺著呢,雖然陸輕輕看到大豆第一個想做的就是醬油,但她也不會忘了白生生嫩滴滴的豆腐。
想吃豆腐那肯定要上石磨啊。
陸輕輕前世家裡就有一臺小小的手工磨,被她拆開沖洗無數遍,對其構造簡直了如指掌。
然後石磨一般多用麻石做,那是花崗岩中的一種,硬度較大,不容易崩裂,抗壓好,還耐溫耐磨,做石臼石磨都特別好,磨東西絕對不掉粉,超級耐用的。
然而這些天到處“折磨”石頭的過程中,陸輕輕發現這裡的石頭最多見的是一種灰黃色透點青色的石頭,就是族人用來做武器的那種石頭,接著就是板岩、泥岩、砂岩之類,花崗岩較為少見。
不要問她為什麼這麼懂岩石,初中自然科學裡有學過啊,多了她不懂,但板岩有明顯的板狀結構,沿著那紋理可以徒手剝成薄片、顏色還變化多端的特點,泥岩砂岩刮兩下就能落下細顆粒的泥、砂的特點,她還是知道的。
至於那種灰黃色透青色的石頭,陸輕輕懷疑是青石,就是青石板的那個青石,還常見於石碑的那個,屬於石灰石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石頭。
這些天用的廚具就是青石做的,但用來做石磨的話,陸輕輕還是傾向於麻石,青石密度不夠,較麻石一個輕,另一個硬度不夠。
這裡順便提一下,陸輕輕最喜歡的是花崗岩和大理岩,前者硬度是岩石中的王者,高階建築材料,後者可以打磨得光光滑滑的,然後鋪在地上肆意打滾。
可惜前者在這裡少見,後者根本就沒見到過。
陸輕輕心裡遺憾著,找出去好久,終於在個土層覆蓋下發現了一塊疑似白麻石的大石塊,這石塊只露了個面,全身嵌在泥土裡,陸輕輕刨了很久才把它刨出來,體積巨大,豎起來半人高,表面分佈著黑白斑點。
陸輕輕圍著它打了個轉,又上爪子撓了下,硬度比之前那些石頭都大,滿意地確定這就是一塊白麻石。
陸輕輕正準備下手,就聽到一聲“咆哮”。
她嚇了一跳,側耳傾聽,是吼的聲音,他和刀去找路,現在回來了?
陸輕輕馬上放下了手頭的大石頭,趕回去。
刀和吼風塵僕僕,刀似在驚歎五座土坯房,吼則聲情並茂地描述他們找路的過程。
艱難不用說的,有時候迷路,有時候一直在繞路,無數次因為路難走而摔倒滾落。
所幸真給他們找出一條路來。
“刀畫了圖,讓他來說吧。”吼講故事還行,說到正經處就退位讓賢了。
刀將地圖拿出來,就是陸輕輕畫地形圖的那種皮子,陸輕輕給風和刀一人一張大的,還教他們怎麼畫圖,到時候把路線畫回來給她。
刀畫的圖吧,實在有些一言難盡,一坨不知名物體就代替這片高原了,幾條扭來扭去的線就是上下高原的大路了,除了他自己,大概沒人看得懂。
不過隨著刀的講述,陸輕輕有些明白了。
他們所在的這片高原,除了他們當初上來的那片崖壁幾乎完全垂直之外,其他地方倒是大體挺緩的,只不過山勢複雜,到處都是草木亂石,還有不是峭壁、斷層、坑洞的,刀和吼親自走了一遍,走出了一條相對好走的路,雖然這路七歪八扭的,但也給陸輕輕展示了將來造路可供選擇的路線。
陸輕輕看了半天,思考片刻,說,“你們先休息一天,明天帶我再去走一趟。”
“少酋長,我現在就能帶你去。”
“你累了好幾天了。”
“我不累,我和吼之前是摸索著走,採用了好幾天,現在讓我再去一趟,知道怎麼走了,就快得很。”
陸輕輕想了下,同意了。
陸輕輕帶上了二石,她的護衛一起去,大城也跟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