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驚弓之鳥,決戰第三帝國,遠征士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此,如果將艦炮用於對地面部隊的火力掩護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瞄準的明明是敵人,但因為海水一波動或是開炮的後座力引起海水震盪,炮彈就成片成片的落到自己人頭上。

所以,這時代艦炮在戰場上能發揮作用的更多的是火力準備……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就常幹這種事,在進攻某個島之前,因為美軍還沒登陸所以艦炮可以放心的轟,就算艦炮誤差大也沒關係,只要能打到島上就算是打到敵人了,轟他個幾天幾夜,把島上的工事翻個底朝天,這時候美軍就開始登陸了。

陸軍一旦上岸,那麼實施火力掩護的更多的就是命中率高得多的空中力量而不是艦炮。

現在美軍的情況,就是處於這種尷尬狀態下。

此時是黑夜,戰機、轟炸機無法實施有效的火力掩護,能做的就只有用艦炮……而艦炮不靠譜的命中率就使灘頭的美軍自身也處於危險之中,甚至一旦敵人闖進灘頭陣地前一公里的範圍艦炮基本就會失效,因為那已確定會誤傷自己人了。

這也是巴頓將軍“不確定”的原因所在。

同時也是秦川誘敵計劃得以實施的基礎……因為艦炮存在誤差大的問題,美軍從自身安全的角度出發,必然會把警戒線往外推幾公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有充分的反應時間同時也能保證艦炮不會誤傷友軍。

秦川猜的沒錯,巴頓將軍將灘頭陣地前五公里的範圍劃為警戒線,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是艦炮發揮作用的時候。

從巴頓的角度來說這麼做沒錯,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為什麼不用炮彈將敵人擋在外面保證美軍及灘頭陣地的安全呢?!

於是,棕櫚樹林裡就傳來一聲崩裂聲,就像是某棵樹被坦克撞倒,然後海風中隱隱傳來一陣坦克馬達的“隆隆”聲,間或著履帶與傳動輪磨擦時發出的“咯咯”聲。

“他們來了!”一名站在哨塔上用望遠鏡觀察著遠方的美軍瞭望手探出頭來向下大聲示警。

海灘因為地勢低沒有高地,為了能觀察到遠處,美軍只能就地取材用棕櫚樹的樹幹搭起了十幾個哨塔,這些哨塔就是艦炮的炮兵觀察員。

“多遠?”巴頓將軍問。

“大慨四公里!”瞭望手回答:“我不確定!”

在黑夜中確定目標的距離的確不容易,不過炮兵觀察員當然有他們的辦法……方法就是事先計算出兩個哨塔之間的距離,然後根據兩個哨塔看到目標的角度,由三角形的定理就可以計算出目標的距離。

沒過多久,觀察員就大叫:“4.6公里!”

“4.6公里!”通訊員馬上就把資料包告給軍艦。

巴頓將軍一聲令下:“放!”

“轟轟”一陣陣巨響,數十艘軍艦就朝灘頭陣地前4.6公里處噴吐出大片的炮彈,炮彈帶著嘯聲由遠及近,越過灘頭陣地,亮光掠過一張張緊張、驚恐的美國大兵的臉,然後狠狠的砸在四公里外的棕櫚林裡。

一陣劇烈的震動,灘頭陣地外就騰起了一道火牆,火牆騰起的熱浪一波接著一波的湧向岸邊。

巴頓將軍在火光中下令道:“開火!”

霎時所有的美軍都打響了手中的武器,榴彈炮、迫擊炮、步槍、機槍全都嘶吼著朝棕櫚林裡傾瀉著子彈、炮彈。

過了一會兒,在巴頓的命令下所有人都停了下來,四周霎時就安靜了下來,叢林裡只有幾棵棕櫚樹在火光中轟然倒下,隱隱還能聽到一些慘叫和哀號聲。

“我們擋住他們了!”瞭望手大叫:“我沒有看到有人朝我們進攻,他們應該是撤退了!”

“吔!”美軍士兵們不由發出一陣歡呼。

然而,這時突然又有幾發炮彈朝他們陣地打來在附近掀起了一片沙土。

“安靜!免嵬子們!”巴頓將軍氣得大叫:“他們在黑暗中盯著我們!”

此時的美軍就像一隻驚弓之鳥,只要有一點動靜就會讓他們做出一個過激的自保動作……往叢林裡打去大量的炮彈,有時還會出動B17朝叢林縱深胡亂的投擲一片炸彈以摧毀疑似敵方炮兵陣地。

他們不知道的是,叢林裡的德軍加起來只有一個連,他們事先挖好單兵掩體分成幾個部份在叢林裡躲起來,然後用喇叭順風播放事先錄製好的裝甲部隊前進時的聲響,模擬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這直接導致美軍灘頭陣地周圍幾乎就被炸成了一片焦土……第二天天亮時,美軍就看到灘頭陣地前幾公里範圍內全都是一層層重疊在一起的彈坑,棕櫚林早就不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篡清,從鳳臺縣城開始

暴雨中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