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部分,大明帝國日不落,吻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量新罪行。
證據確鑿的口供上,清清楚楚交代了左良玉曾經三番五次拿流寇財帛放他們逃之夭夭,其中就有挖了朱家鳳陽祖墳的張獻忠。
左良玉多次殺良冒功已經該死,縱兵搶掠屠戮百姓應該腰斬,養寇自重可以千刀萬剮了,有意縱容張獻忠導致這反賊有機會刨了朱家祖墳,足以株連九族。
再次平臺議事,崇禎詢問一干重臣如何處置左良玉,如何褒獎瓊崖郡王勇於為朝廷出頭,在千軍萬馬之中擒拿罪將。
高第、王之臣和幾個閣臣交頭接耳,人家瓊崖郡王不混賬,沒有如袁崇煥那樣矯詔,直接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毛文龍那般對付左良玉。
如今左良玉還活得好好地,朝廷應該怎麼辦?
為了讓賊將軍全力圍剿張獻忠,現掛兵部尚書銜的重臣楊嗣昌就是歷史上給左良玉請了“平賊將軍”頭銜的人,他如今是崇禎皇帝最為倚重的能臣。
楊嗣昌是曠古少有的大才,屬於具備戰略眼光的統帥,可惜他此時已經病入膏肓,即便如此,他還硬撐著努力工作。
楊嗣昌篤定地認為大明若亡必然亡於流寇,堅定的執行攘外必須按內的方略,獻計“四正六隅“、“十面張網“,執行責任到人,使得參與圍剿流寇的文武無法推諉、扯皮。
楊嗣昌建議大明應該委曲求全,先跟建奴媾和,等平定內亂渡過眼前危機後再積攢力量清算建奴的叛逆行為,他還以漢光武帝的例子勸說崇禎。
可惜大明有以黃道周為首的一群不知變通的崢臣,他們怒斥楊嗣昌禍國殃民是個徹頭徹尾的漢奸。
最後導致朝廷九成以上的大臣都表明立場,還舉例說明,當然是土木堡之變時大明皇帝被瓦剌逮了都沒有簽訂城下之盟云云……。
唉!倔強的大明如果不是那麼倔強,如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