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君臣,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職業?
皇帝!
看似九五之尊的皇帝可以說是最孤獨的一份職業!
對此,身為皇帝的朱明忠,可謂是深有體會,在大多數時候,生活都充滿了高度的禮制化和程式化。有的時候,在他看來,其中一些制度甚至是違反人性的,譬如在國家典禮的時候,皇帝要身著隆重而沉重的禮服。貴為天子一舉一動也要依據禮制而行,不能越雷池半步,畢竟,皇帝是天下人的表率。
作為“朕”、“天子”、“九五之尊”的皇帝,在制度壓抑的情況下,但凡是一個正常人,總是會尋找消解和派遣的方式。而對於身處十七世紀的朱明忠而言,他當然不可能像後世一樣,透過電子娛樂、網路遊戲排解壓力。甚至於,就是對舞會也沒有太多的興趣,相比於這些,他更喜歡打獵。
策馬奔騰於森林之中,獵殺野味,至少在這一天中,他可以完全放鬆自己。
不過,今天在這片獵場裡,面對曾經的老臣,朱明忠的心底卻有些無奈。
“炳義,老家的宅子修葺好了嗎?”
首先打破沉默的朱明忠看著坐在布席上的錢磊,語聲音中帶著些歉意。
皇帝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職業,同樣也是世界上最無奈的職業,就像在錢磊的問題上,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是因為需要……需要殺雞給猴看。
為了確保大權在握,皇帝必須對大臣不時加以敲打,否則,臣權就膨脹,最後臣權變成權臣,從而威脅到皇家。
內閣,是大明政體執行的根本,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加以敲打,從當年王忠孝的罰俸,再到命錢磊致仕,都是基於權力,至於其它所有的一切,都不過只是理由和藉口。
“回陛下,老家的宅子多年前就已經修葺一新,說來,臣還要感謝陛下,若不是當年陛下劃撥御庫的款子為臣修葺老宅,恐怕現在修還真來不及。”
錢磊適時的表示了自己的“怨氣”,跟在陛下身邊這麼多年,瞭解陛下性格的他知道,若是不表現出些許怨氣,陛下反倒會覺得不正常。
陛下最厭惡的就是那些“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偽君子,陛下寧可用真小人,也不願意用偽君子,所以,在本朝修史時,對崇禎前的許多諍臣評價極低。不過也僅僅就是如此了。
而之所以用“臣”,是因為錢磊雖然沒有官身,可卻仍然是“公士”,入閣既為公士,既然是公士,自然還是臣,而不是民。
“炳義,你對朕有怨氣啊!”
朱明忠笑道。
“這個怨氣,朕是認的,今日朕罰酒三杯。”
說罷,朱明忠主動端起酒,向錢磊表示了歉意。
“臣惶恐。”
嘴上說著惶恐,錢磊卻笑看著陛下自罰三杯。
三杯之後,一切結束。
君臣兩人心中的蒂結隨之消失,隨後朱明忠與錢磊兩人談了很多,從當年兩人初遇,一直聊到現在,談及過往,朱明忠忍不住一陣感嘆道。
“當年剛奪下江陰的時候,朕卻不曾想到不過短短數年,就可以中興大明,當時所思所想,只是為大明、為華夏延續一絲香火,實話不瞞炳義,當年朕甚至已經想過了,實在不行,就盡掠江浙百姓,撤往海外。”
“臣當年也猜出了一二來,陛下當時一意墾殖臺灣,恐怕也是為以防萬一吧!”
當初自以為上了賊船的錢磊,自然關心這件事,他甚至也尋思著,實在不行便與陛下一同撤往海外,以免滿清追究。
“臺灣只是第一步!”
先是點頭,爾後又搖頭,隨後朱明忠說道。
“先撤往臺灣,在臺灣休養生息後,再撤往呂宋,雖說要與西班牙人打一仗,可是呂宋的土地以及資源遠勝於臺灣,而且臺灣於大陸近在咫尺,一但清虜坐穩中原,他們遲早會進攻臺灣,但呂宋不同,千里海路其中風險極多,我大明應該可以以呂宋為基地,經百年臥薪償膽、休養生息後,待到滿清腐朽時,再揮師北伐,華夏亦可以恢復……”
當年朱明忠做了最壞的設想——逃往海外,那是因為歷史上滿清的“強大”讓他不得不考慮後路,可後來滿清的外強中乾,反倒是顛覆了他的認識。
“陛下當年雖看似用兵行險,可卻不失老成,相比之下,閩王、定王,卻全無這種老成之念,若是他們有此老成之念,想來,天下百姓亦不會遭受十數年奴役。不過,這恐怕也是冥冥中自有天命,天命在於陛下,這天下自然是待陛下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