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4章 發現,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投降!
王化行要投降!
人是名,樹是影。
即便是他們從來沒有和王化行交過手,但是也知道他的大名。對於許多明軍將領來說,他們所希望的就是擊敗這個滿清的名將。
現在還不等他們動手,這個在他們看來最難啃的硬骨頭居然自己投降了。讓他們有些失望的同時。當然也有那麼一些得意。
所謂的當世名將也不過如此。到最後不還是要投降嗎?
當這個訊息傳到李定國的帥帳時,整個帥帳內到處都是一片歡喜聲。
“恭喜大帥、賀喜大帥!”
“大帥,那王化行是當世名將,滅國不下數十,殲敵達百萬之眾,大帥卻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在是大帥聲名所致……”
好話人人會說,好話人人會聽,對於眾人的恭維,李定國只是面含微笑的略點下頭,偶爾的,他會把目光投向高士奇,卻見高士奇也是一副歡喜模樣,也和其它人一樣向他表示祝賀。
可是這又有什麼祝賀的?
一切不過只是陛下的計劃罷了,甚至也許,早在二十年前,今天的這一切都已經在陛下的計劃之中了。
想到這,李定國只覺得的後背微微一涼。
在眾人的恭維聲中,李定國想到了當年進入緬甸時的無奈以及困境,當時朝廷也和他一樣身處困境之中,也就是在那時候,陛下的使者到了他的營中,邀請他一同進軍緬甸,奪回朝廷。
再然後發生了什麼?
軍正司的軍正潛入緬人軟禁朝廷的地方,帶走了陛下,兩路大軍水陸並進直抵阿瓦,然後緬人報復,朝廷文武百官大都死於緬兵之手。再後來,他領兵翻山越嶺歷盡艱驗經占城海陸北伐攻取廣州,然後呢?
在他離開緬甸後,沐家在陛下的支援下,重新奪回了雲南,仍然和過去一樣,憑藉著黔國公世代於西南樹下的威名,繼續鎮守著雲南,大明重新回到了正軌。
看起來,似乎是老天保佑,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利。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許天意如此。
但是現在,細細想來,李定國突然意識到了一個過去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從來都沒有什麼天意。
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精心策劃的。
而軍正司正是陛下實施所有計劃的那隻看不見的手,甚至可能……突然,李定國想到了當年在阿瓦被幾乎被殺盡的朝廷百官,他們真的死在緬人的手中嗎?
多年來,一直堅信的答案,突然動搖了起來。
或許,百官真的死在緬人手中,這也是滅緬甸、盡誅莽家九族的原因。但是,緬人很有可能只是別人手中的刀,是陛下手中的刀!
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之後,李定國的心頭猛然輕顫,他的面色也是微微一變。
如果當年在廣州沒有歸順朝宮廷的話……
看著軍中諸將,李定國想到了那些已經在諸夏落地生根的部將,他們中未嘗沒有軍正,沒有軍正設下的棋子。
也許尚未交戰,一切就已經註定了。
洪承疇是怎麼死的?
死在他的兒子手中。
他兒子怎麼死的?
座船沉江。
世人皆言這是天意,可所謂“天意”,不過只是掩人耳目的說辭罷了!
真正的天意又是什麼呢?
恐怕真正的天意還是天子之意吧!
突然,心嘆口氣,李定國無奈的笑了笑,心底似乎有那麼一絲慶幸,又有一絲感嘆。
至於接下來,軍中諸將的恭維,李定國反倒沒有聽到,儘管多年來的疑團得到了答案,但是面對這個答案的時候,他卻感覺有些透不過氣來。
目光投向高士奇,看著穿著一身紅色軍裝的他,李定國突然想到了史書中的另一群人。
錦衣衛。
當年高皇帝也許就是靠著錦衣衛定了天下,而到了陛下這裡,或許沒有了錦衣衛,但是並不意味著,陛下沒有他的錦衣衛,軍正司就是他的錦衣衛啊!
站在人群中的高士奇,同樣也感受到了李定國投來的目光,感受到他目光中的疑惑。在眾人離開後,李定國站起身往外走去,儘管他沒有吩咐,但高士奇還是知趣的跟了過去。
“恭喜大帥,王化行投降後,南部清虜非但精銳盡失,且前有傑書被殺,後有王化行投降,這南方的建奴必定軍心潰散,想必已經四處逃散,再無法對天朝構成威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