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8章,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天寒地凍的初春再到盛夏,再從盛夏到涼意逼人的初秋,被圍困的靖南城,在長達七個月的圍城中,已經瀕臨絕境,糧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一開始朝廷還有糧食,可是隨著糧倉被燒,大量糧食被焚,朝廷發放的糧食也就越來越少。先是減量,然後是施粥,最後,在一個月前,乾脆連那陣粥也省了。
如果不是因為旗丁皆兵,每個月男人們還能在營中領取十斤糧食,再加上院子裡種的土豆在那裡吊著,不知多少人得餓死,不過即便是如此,飢餓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畢竟相比於人口,家中於牆邊院裡種的土豆總歸是有限的。
飢餓的陰雲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直籠罩著這座城市裡的所有人。尤其是當飢餓驅使著人們把尚未成熟的土豆挖出來裹腹的時候,一切似乎都已經註定了。
早在兩三個月前,一般小戶人家就已沒法過活了,而那些有錢的人家則想盡一切辦法囤積各種糧食,他們知道在圍城的時候,糧食就是命。越囤積,糧食越恐慌,糧價越上漲。糧商們因為糧食的來路已斷,不願把全部糧食賣完,往往藉口沒有糧食而把大門關了起來,哄抬市價。開始時官府三令五申,嚴禁糧食漲價,要糧商一定得按官府規定的價格出售。不但禁止不住,反而促使家家糧店閉門停售。隨後官府就嚴禁糧商閉門停售,價格可以不限。這樣一來,糧價就像洪水氾濫,不停地上漲。只有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才能買到糧食,窮家小戶望天無路,哭地無門,只好等著餓死。
到了秋天,城內本就不多的糧鋪也紛紛關門了——無糧可售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街上仍然有些鋪子在做著買賣,老鼠肉、兩腳羊肉,大抵上也就是諸如此類的肉食,就那麼直接掛在街上。夏天時百文錢一隻的老鼠,這會已經漲到了數百文,至於兩腳羊也漲了不少。
對於城內發生的一切,儘管身處深宮之中,但是玄燁仍然瞭如指掌,不過,作為皇帝,他並沒有任何辦法,甚至於有時候,他寧可自己變成那些每天只需要為食物發愁的百姓,也不願意去面對眼下的國事。
王化行降了!
這個訊息傳來的時候,玄燁驚得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儘管在王化行投降之前,他就已經收到從南方來的密奏,在那些人的密奏中,提到了傑書被太子斬殺,提到了太子奪取兵權,也告訴他南方的形勢。
在接到那些密奏後,玄燁整個人都處於驚慌之中,隨後他明白了太子為什麼會殺傑書,為什麼要自毀長城,是因為他的那道旨意,讓太子感覺到了威脅。
“那個廢物怎麼就不能體諒為父的苦心啊!”
看了他們的密奏,玄燁惱怒的漫罵道,繼而甚至放聲痛哭,瞭解兒子的他很清楚,傑書死後,南方的駐防是指往不上了,無論如何,他那個兒子,都不會再領兵回援了。
對兒子的瞭解,讓玄燁很清楚,他那個兒子絕不會冒險來救他。
“這個孽子!”
又一次,痛罵一聲,玄燁的臉色變得鐵青。
原本得知傑書的死訊後,儘管他也曾為之憤怒,可是,也就只能如此了,儘管他曾透過信鴿帶去了一封封情深意切,充滿父愛的信,但是卻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絲毫音信。
再然後,就在他慢慢平靜下來時,又一個訊息傳了過來——王化行降了!
王化行投降的原因是因為太子派他領兵北上救援靖南——領兵兩萬!這不是讓王化行送死嗎?
難道那個孽子就不知道這樣逼人送死,必定會把人逼反嗎?
儘管惱怒,但是玄燁卻沒有任何辦法,畢竟,他困在靖南城中。
這會,面對傑書死死,王化行投降的局面,玄燁所能做的也就是嘆息了,嘆息著自此之後太子身邊剩下的全是庸才,嘆息著大清國的氣數將盡了。
太子擁兵自重,不願來救。
王化行投降。
想到這一切,玄燁在心中傷心地嘆息說:
“唉!亡國之相啊!”
曾幾何時,玄燁不願意去面對現實,在過去的一年中,他曾經有過各種各樣想法,甚至也曾動過與大清國共存亡,用自己和朝廷的死去換取大清國的未來,但是面對明軍深入的現實,在王化行等人的勸說下,他又動了旁的心思。
“以靖南為誘餌,使其專心於靖南,待明軍聚兵于靖南時,再調南部駐防兵,裡應外合,包圍明軍將其重創,進而以戰求和……”
以戰求和……
又一次,玄燁的腦海中浮現出了當初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