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投資,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是直到現在,直到興乾十七年,許多人仍然會覺得的蒸汽機很新鮮,可以新鮮到什麼地步呢?
總會有人到工廠中參觀,那怕就是為此掏上幾十文錢,在他們看來也是值得的。畢竟,那可是普天下最新鮮的東西。
好奇心人皆有之。
只不過,有些人,並不僅僅是因為好奇,才會花上一百文錢,來個“鐵廠一日遊”——這種工業旅遊,也許算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了。
只需要花上一百文錢,就可以從南京來到江南鐵廠,然後在這裡參觀一圈,不但包往返車費,還包中午一頓簡餐,簡直就是旅遊界的良心。
穿著一身淡色生員衫的鄭克臧是這一小撥參觀鐵廠的遊客中的一個,作為曾經的閩王世子,差點繼承了閩王王位的他,對於閩王鄭氏而言,幾乎等同於恥辱,作為鄭經的庶出長子,他系鄭經之妾昭娘所生,而昭娘卻是鄭經弟弟的乳母。這也是後來也是鄭經去世後,由其兄弟鄭聰襲位,而不是鄭經襲位的主要原因。
儘管鄭經暴病身亡後,昭娘“自縊”,而作為曾經的世子,鄭克臧一直深藏於南京遠郊鄭家別業之中,與那位在皇家學校中就讀的弟弟鄭克塽不同,除了少數鄭家人之外,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直到去年,在閩王府故臣工部尚書陳永華的干涉下,鄭克臧才算是從那種半軟禁中走出來,隨後考入了南京的鐘山書院,也就是在今年年初,經現任閩王鄭聰的同意,鄭克臧繼承了郊外的別業和一筆銀錢,由此也算是某種補償。
繼承了那筆相比於鄭家不過只是九牛一毛,相對普通人卻是一筆鉅款的鄭克臧,並沒有坐吃山空,而是一直在考慮應該進行什麼樣的投資。思來想去,他還是來了江南鐵廠——這是整個南直隸最大的工廠,鐵礦以及鐵廠僱傭了三萬多工人,有男有女,還有不少15、6歲的學徒工。
之所以選擇參觀鐵廠,是因為在鄭克臧看來,鐵廠是最值得投資的企業,畢竟,無論論是鐵路或者蒸汽機以及其它的各種機器,都離不開鐵廠生產的鋼鐵。
不過受限於資本,鄭克臧知道自己並沒有創辦鐵廠的資本,所以,他便考慮創辦一家依託鐵廠的小工廠。而在江南鐵廠周圍,這樣的小工廠足足有幾十家,就像現在參觀的這家李記車輪廠,就是一家依託鐵廠專門生產火車車輪的工廠。
因為只要作好檢查,蒸汽機就可以正常工作,所以雷鳴濤每天的工作也很清楚,這也讓他多了一項任務,就是帶遊客參觀工廠,不僅僅是蒸汽機車間,還負責加工機車車輪的車間。
因為雷鳴濤一心想著自己的事情,所以路上的講解也很枯燥。在進入鑄造部的時候,車間監察員寧程正在那裡監督著工人鑄造。他是個有執照的工程師,身材又高又瘦,介紹車間工作的活,當然不是他工程師的工作,他只是看了一眼雷鳴濤和身後的遊客,然後就繼續自己的工作了。
“大家注意一下,不要靠近地上用黃漆隔開的區域,那裡是工作區,我想大家都不想發生意外。”
看到遊客中的一個青年人探頭想要走進工作區參觀。雷鳴濤連忙阻止道。從這個人的衣著上就能看出這人一定是個有錢人。他穿得像個讀書人,一身綢子的生員衫,頭上戴了方巾,也許天下的讀書人都是這種穿戴打扮。他與普通遊客的好心不同,他更專注於生產。
“你們這裡,一天能生產多少車輪?”
鄭克臧興致勃勃的問道。
“我們這裡每週能生產700個車輪,平均的話,每天就是130個左右。”
“這可真了不起。”
鄭克臧忍不住說道。
“如果加班的話,一天可以生產一百五十個左右。”
雷鳴濤又補充道。
“我們是不是要參觀生產過程?在什麼地方看?”
鄭克臧樂呵呵地說,流利的官話裡帶著很重的閩南口音。在南京,這種口音很平常,因為有很多閩王舊部就住在南京,他們的家人、僕人往往都說著帶有閩南口音的官話。
“很快,那邊有專門的演示參觀的地方。”
在演示參觀的區域。工人裡把鋼錠放入料斗,往爐子裡填好煤,很快金屬就開始熔化。十幾個參觀者,都擠在制輪車間門邊的參觀區,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眼巴巴的看著融鐵爐,對於他們來說,除了蒸汽機之外,這恐怕是這座工廠最吸引人的地方了。
站在參觀區內的雷鳴濤開始作著講解,他朝李全點點頭,後者與他年齡相仿,是制輪車間的三等工。在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