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5章 風光,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對方的眼神中散發出來的目光,讓本來就有些緊張的楊森,不由地向後移了半步。

也在這個時候,楊森同樣也在對方的身上打量了一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官,他是個指揮使,麾下指揮著兩個鎮,這樣的大官,是他平生第一次見到。

也許今天之後,他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這樣的大官了。

“暫時別想那麼多了,楊森。”

出訪安慰著這個從西南來到西域的戰士,張孝武笑著說道。

“你是貴州人吧,十幾年前,我去過貴州,在那裡見過不少和你一樣的山民,跟你差不多高,你們瞧著身材瘦弱,可卻都是結結實實的?你是山苗?那一年下山的?”

說話的時候,他的語氣親切,就像是在和楊森在那裡聊天一樣。

長官的問題,讓楊森有些緊張的說道。

“報告長官,我,我是山苗,興乾十年和,和爹孃一起下山的,因為,因為頭人催債催的緊……所以就下山了。”

感受到長官語氣中的親切,楊森總算是又一次放鬆了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緊張。

“很多頭人都是這樣,對寨子裡的百姓是百般壓榨,可是官府能做的不多,逼緊了,他們就會作亂,很多不明事理的百姓也會跟著作亂,所以官府只能敞開大門,只要你們願意下山,就給你們土地、農具,教你們種地,給你們提供保護,頭人是不敢下山抓人的!”

曾經去過貴州的張孝武對那裡的情況很瞭解,當然也知道當地的許多土司頭人,是如何壓榨那些百姓的,那些百姓又是如何離開大山,尋求官府的庇護。

大明現在的西南之所以平靜,並不僅僅只是因為大明在那裡實施的鐵腕。重要的是大明的鐵腕得到了許多當地普通老百姓的支援。

“是,是的,都是官府的恩德,即便是在寨子裡頭,大、大家都說,要不是有官府,頭人也不會對大家越來越好。”

楊森連連點頭贊同道。他們家同樣也受益於此,受益於官府的保護。

“對,現在許多頭人,不再視百姓為奴隸,不是因為他們變好了,而是因為有官府在,你們只要下了山,就是自由民,有地有房,能吃飽穿暖,人誰不想過好日子?越來越多的山苗從山裡逃出來,為的是什麼?是不堪頭人的壓迫,許多寨子都逃空了,頭人成了光桿,想繼續過好日子的頭人,就不得不改變對待寨子裡百姓的態度,所以,現在寨子裡的生活,也比過去好了。”

對於將軍的話,作為親歷者的楊森,自然知道他說的是實話,頭人變好,不是因為頭人是好人,而是官府逼著他們變好,他們不變好,寨子裡的百姓就會全逃下山,沒有了百姓,頭人就會餓死。

所以現在即便是在大山之中,百姓的生活也在發生著改變。

“都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的恩德。他們之所以對老百姓好了。是因為老百姓在他們之外可以得到更好的對待,得到官府的保護。”

又一次,楊森感激道。

“這次出征,爹曾對我說,讓我報效朝廷,不能丟了山民的人,朝廷的恩德一定要盡力報答,皇上對我們的恩澤,哪怕就是粉身碎骨也報答不起。”

“你爹雖是山民,可確實是我大明的忠義之士,對了,你們家是什麼地方的?我給你爹寫封信,告訴他,你在這裡如何奮勇,如何為皇帝陛下盡忠效力!”

直到離開指揮使的屋子時,楊森仍然是渾渾噩噩的,不知如何反應。

指揮使要給爹寫信?

寫信報功?

指揮使是什麼樣的大人物?

要是爹收到他老人家的信,那還不高興的睡不著,這可是將軍大人寫的信啊!

楊家從來沒有這麼光彩過。甚至可以說他所知道的人中,重來沒有任何人這樣風光過。

當楊森整個人都沉浸於這個好訊息中的時候,在已經停戰的戰場上,兩面白旗在戰場的中間飄揚著,一名明軍軍官面對著穿著馬褂的清軍,兩人的神情肅穆。

“我們希望能夠暫時停火,讓我們雙方有機會收斂陣亡戰士的屍體。”

沈明新打量著眼前這個穿著馬褂的清軍,他個頭不高,身材矮胖。頭上戴著紅頂子,身上穿著馬褂官袍。

“沒問題、沒問題。”

打量眼前的明軍軍官,張林德試探著問道。

“這位將軍家鄉何處?聽將軍的口音,似乎像湖廣人。”

張林德的話中,也帶著湖廣口音,

“在下祖籍武昌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