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煩惱,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當弗拉基米爾給他們帶來了華夏文化時,儘管驚訝於華夏文明的先進,但是在很多時候,他更多的是受西歐文化影響,畢竟,他接觸到最多的還是來自西歐荷蘭等國的僑民。而對於天朝,更多隻是存在於書本和地圖上的認識。
“陛下,我們用什麼去吸引他們呢?要知道,明國人相信本土才是天朝,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沒有任何明國人願意遠離自己的家鄉,而且相比於俄羅斯,他們更願意到殖民地以及天朝的封國,在那裡他們說著相同的語言,信仰著共同的宗教,這一切,都是俄羅斯所不能相比的。”
“哦,原來是這樣。”
彼得點了點頭,不解的問道。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還對西伯利亞充滿了渴望,為什麼還要佔領我們的東方總督區,哈薩克的草原並不是很好的草原,難道在明國就沒有比那裡更好的草原嗎?”
“陛下,俄羅斯擁有比西伯利亞更好的地方,但並不妨礙我們對那裡充滿渴望,況且對於明國而言,對於哈薩克草原的渴望,與其說是對土地的渴望,倒不如說是對敵人的仇恨。”
“你指的是清國?”
彼得看著弗拉基米爾說道。
“那些韃靼人,他們為什麼對那些人一副窮追不捨的樣子?”
“是的,陛下,沒有任何一個明國人,會忘記韃靼人給他們帶來的恥辱和仇恨,在明國有一句話“只有死了的韃子才好的韃子”,他們與清國之間的仇恨,不會因為那些韃靼人撤到什麼地方而結束,對他們而言,韃靼人撤到什麼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韃靼人還活著,而明國不希望他們活著。”
弗拉基米爾的回答,讓彼得沉默片刻,對於明國與那些韃靼人之間的衝突,透過一些書籍,他有著一定的瞭解,但是他卻不能夠理解明國人的舉動。
“當我們擊敗蒙古人的時候,比如吞併喀山汗國時,我們給予蒙古貴族一個選擇,要麼死,要麼效忠,後來,他們選擇了效忠,他們改信了正教,放棄了蒙古式的名字,他們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員,為什麼明國人不這麼做呢?”
在反問的同時,彼得走到書櫃邊拿起了一本書。
“我看過許多明國的書籍,我也會說漢語,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華夏文明之中,除了漢人之外,所有人都是蠻夷,都是野蠻的,他們不屑與野蠻人混居在一起,他們也不會原諒野蠻人,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看著弗拉基米爾,彼得反問道。
“這意味著,我們俄羅斯人,無論我們如何向他們學習,永遠都不可能融入他們的文明之中,在他們的體制之中,我們永遠都是野蠻的,而他們是如何對待野蠻人的呢?教化!”
弗拉基米爾看著沙皇,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說出來的話。
“在他們的教化之中,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放棄自己的文化,變成華夏人。要麼,就像韃靼人那樣……被驅逐,被殺死!”
驚訝的看著沙皇,弗拉基米爾反駁道。
“陛下,這顯然是對華夏文明的誤解,他們是世界上最寬容的文明,他們願意平等的對待任何外人,只要那些人願意……”
突然,弗拉基米爾的話頓住了,他錯愕的看著沙皇,在這一瞬間,他甚至懷疑起來,難道自己直接判斷錯了嗎?
“願意接受他們的教化是嗎?”
“不,陛下,”
搖搖頭,弗拉基米爾反駁道。
“我們並不能因為他們追殺韃靼人,就認為只有接受教化,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他們不會放過韃靼人的一個原因就是,那些韃靼人欠下了他們太多的血債,原諒……”
搖搖頭弗拉基米爾認真的說道。
“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明國人相信他們的使命就是送那他們去見上帝,血債血償,我並不覺得他們有什麼做錯的地方,甚至可以說,韃靼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笑話!而明國人,只是要徹底結束這一切罷了。”
“他們當然是一個笑話!”
出人意料的是,彼得並沒有反對弗拉基米爾的判斷。
“從他們把東方總督區割讓給我們的那天起,他們註定就是一個笑話,而且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