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人去,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清國的活路在那?
沒有人知道。
當主子的不知道,當奴才自然是更不知道了。
對於許多普通的旗人來說,他們也許早就不再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生活。
撒馬爾罕現在被稱為“靖南”,清軍佔領這裡後,就將改成現在的這個名字,幾年前,當清軍攻克這裡的時候,他們恐怕從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它會成為大清國的都城。
這是大清國的第幾個都城?
那是一隻手都數不過來的,從“興京”赫圖阿拉到東京“遼陽”然後再到“盛京”瀋陽,再到“京師”北京,然後是“西京”西安,“盛京”迪化,再到現在的靖南,這一個個都城,見證了滿清的崛起,同樣也見證了他們的末路。
未來會在那裡?沒有人知道。
但當人們費勁千辛萬苦來到了靖南的時候,他們不再懷疑了,不再懷疑滿清已經走向了末路,他們只是在心裡向佛祖祈禱著,祈禱著從今往後,都能過上太平日子,除此之外,就別無他求了。
有時候,人的願意總是如此,一開始會有一個很高大的願意,然後迫於現實,不斷的調整、調整……實際上,就是一個幻想破滅到迴歸最基礎現實的必然。只不過有的人可以接受這種落差,有的人接受不了。
不過在幻想破滅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接受最壞的現實。
“只要佛祖保佑,從今天往後能過上安生日子,不再東逃西竄的,就知足了……”
普通的旗人可以幻想著從今天往後安居樂業過日子,可是對於身為皇帝的玄燁來說,他卻不能放鬆下來。
當初在盛京的時候,他就尋思著要辦幾樣大事,讓老佛爺高興一下的願望,也沒能實現,非但沒能讓老佛爺高興,甚至還賠了夫人又折兵,大清國可從沒吃過那麼大的虧。而為了老佛爺的身體,他到處求神、拜醫,甚至還下旨沿山開鑿一座大佛像,以求佛祖保佑祖母,可現在也都化成了泡影。現在那個號稱天下最大的佛像還沒建成,在臘月二十二,滿人小年前的一天,這位享盡了人間富貴,也經了政治風雲一生扶持兩個皇帝的太皇太后、老佛爺,終於懷著對大清國將來的憂慮,悄無聲息的走了,走的時候,身邊只有幾個宮女和小太監。
上書房大臣們接到太皇太后駕崩的訊息,連忙趕往皇宮,所謂的皇宮實際上是在帖木爾帝國的皇宮舊址上改建的,其實對於大清國君臣來說,他們打骨子不喜歡這座皇宮的帶花紋的尖塔和閃光的圓屋頂,他們還是喜歡中國式的宮殿,可現在的大清國已經沒有力量再去修建宮殿了,只能對舊皇宮進行改造,比如將圓屋頂變成天壇式的屋頂,將尖塔變成佛塔,等等如此種種的改造,勉強也讓他們找回幾分“正統”的感覺來。
不過太皇太后的寢宮,卻並不是改造的而是新建的,如今已經改為梓宮。而此時從上到下,全都用白紙裱糊,靈幔高懸,香菸繚繞。王爺、貝勒、貝子、福晉、公夫人、一二品的誥命夫人以及各宮的貴妃、嬪妃,六歲以上的皇子,黑壓壓地跪滿了整個慈寧宮大院,一個個都哭得眼泡紅腫,面色煞白。
每一個人都因為老佛爺的離世而憂傷不已。
而玄燁以及太子胤礽都是麻衣白冠,跪伏在靈床前面。朝中的幾位大臣進來,一齊向臥在靈床上的太皇太后行了大禮,然後皆是一副痛哭流涕的模樣。剛剛止停眼淚的玄燁見狀,又一次觸動了滿腹的悲愴,忍不住大聲號啕起來。
他之所以如此痛哭,是因為他知道,從今往後,再也沒有一個人能與他拿主意了,現在的大清國到了勞途末路的地步,卻沒有人能與他商量,又讓他該怎麼辦?原本的,他甚至想辦件漂漂亮亮的事情,可誰曾想到最後卻還是給明人做了嫁衣。
想到這裡,玄燁的心底盡是一陣苦澀。淚水自然而然流了出來。皇上都哭了,其它人也必須要哭。一時間殿內殿外一片哭聲,幾百人、甚至上千人一同哭泣的模樣,那可真可稱得上是驚天動地。
索額圖到底還是朝中重臣。他知道這樣哭下去是不行的。現在時局如此,可不是哭能解決問題的。況且,孝心盡了也就可以了,當然,這話他不能說,於是便忍住悲痛,止住哭泣,膝行到皇上面前。
“主子,太皇太后仙逝,乃國家之大不幸。奴才深知皇上心中的悲痛,望皇上善自珍重,節哀順變,以負天下之望。況且,老佛爺的後事,也需要皇上拿個主意,早做安排。”
玄燁早已哭得昏昏沉沉了,聽了索額圖這話,勉強抬起頭來,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