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章 法老王的後裔,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測量尼羅河的水位,如果水位低於27尺,埃及還是會有饑荒;高於27尺,埃及會有水災。幾千年來一直如此……”
看著宋平濤,朱和墨說道。
“當然,也不是一直如此,早在亞歷山大時期直到羅馬帝國,埃及一直是帝國的糧倉,為了保證埃及的糧食供應帝國,所以他們在埃及修建了一系列灌溉水利設施,這些設施的存在,不僅增加了埃及的土地數量,而且還讓數百萬畝的土地避免了旱災、水災。不過,在阿拉伯入侵後,那些水利設施不是被沙土吞噬,就是因為年久失修早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孤希望你能夠和本地的學者一同,重新構建埃及的水利系統!”
面前這位年少的埃及國王的請求,聽在宋平濤的耳中,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回答,甚至在他看來,這顯然是一位明君應該做的事情。
“尊貴的國王殿下,你的百姓擁有您這樣睿智國王,實在是他們的榮幸……”
“確實如此。”
跟在國王身邊的首相亞歷山大微笑著說道。
“現在,對於埃及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恢復遭受重創的農業,當埃及源源不斷的向歐洲出口糧食時,埃及必然將再次走向強大。”
聽著那位首相大人的話,宋平濤只是笑容可掬的點頭稱是,他注意到埃及的宮廷中服裝截然不同於阿拉伯人,反倒更類似大明,但是又有著明顯的不同。似乎借鑑了一些大明服裝的風格。
對此,宋平濤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畢竟,在開羅,他見到了許多明人,那些明人大都是國王的衛兵,在與土耳其人的戰鬥中,他們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大明對埃及的影響並不僅僅只有一個國王。除了國王的衛隊有大量的明人外,在王國的宮廷中,也有大明的官員。
“這是必然的,我的首相。”
表示贊同時,宋平濤又說道。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尼羅河,然後才能在這裡建立對應的水利設施,當然早期,我們會盡量以修葺廢棄、損毀的水利設施為主……”
在宋平濤解釋著這一切的時候,朱和墨已經走到了河邊,他彎著腰看著泛綠的水平,根據他的瞭解,現在已經到了尼羅河氾濫的季節了。這將是他第一次經歷尼羅河的洪水。
“這是當然的,宋先生。”
朱和墨笑著說道。
“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問題,畢竟,亞歷山大首相,我們現在與運河公司的談判進行的怎麼樣了?我希望,運河的修建,並不會對水利設施的維修造成太多的影響。”
作為埃及獨立的資助方,早在朱和墨還沒有登基的時候,科普特教會就已經同運河公司簽署的協議,同意割讓蘇伊士地峽以及西奈半島給運河公司,以供其修建連線紅海與地中海運河。現在進行的談判,並不是割讓土地的談判,而是修建運河用工等方面的談判。
“請殿下放心,在勞工徵發的問題上,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在埃及有足夠的勞工可以徵發。”
儘管埃及只有三百萬人口,但是亞歷山大仍然有足夠的自信徵召足夠的勞工,畢竟,這三百萬人中有至少一百五十萬異教徒,科普特人的埃及對他們的容忍是有限度的,透過徵發勞工不僅可以將那些人中青壯年徵走,避免他們發動暴動,而且也可以用長期的勞役迫使他們改變信仰。
對於科普特人而言,開鑿運河不僅僅將給埃及帶來巨大收入,使得埃及以運河為屏障,獲得大明的支援,保持國家的獨立,同樣也是可以用繁重的勞役驅使那些異教徒改變信仰。
隨後,一行人沿著尼羅河又繼續考察了一圈,直到下午的時候,一行人才重新回到位於開羅城內的王宮。
看著那座阿拉伯式的王宮,朱和墨的眉頭閃過一絲不快,對亞歷山大說道。
“這座奧斯曼式的王宮,也許並不適合科普特人,你覺得的呢?”
亞歷山大不解道。
“可是,殿下,什麼才是科普特式的建築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