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4章 (新書釋出,求支援),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君士坦丁堡!
儘管顧度平從沒有去過那裡,甚至對於那座城市以及羅馬帝國的瞭解,都是透過文字,但是並不妨礙他站在羅馬帝國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畢竟,他的大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更準確的來說,是王后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他們的統治必定會得到恢復。
“土耳其人是什麼人?他們是西突厥的混血後裔,說白了,就是一群被在唐朝時被趕出天朝的喪家之犬而已,他們一路打到了中東,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從羅馬人的手中征服了安那託利亞的大部份地區,然後他們是怎麼做的?”
看著顧度平,朱和墨一邊反問,一邊解釋道。
“他們掠奪羅馬人的妻女為妻妾,而佔有越多的妻妾,這樣就可以生下更多的子孫,可以進一步狀大自身的力量,經過數百年的征服、掠奪,他們的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在兩百多年前,他們完成了對羅馬帝國的征服,在他們征服羅馬帝國的時候,那裡還有幾百萬羅馬人,可是現在呢?幾乎都已經消失了,為什麼會這樣?羅馬人去那裡了?”
面對大王的問題,顧度平的眉頭緊鎖著,他猶豫著回答道。
“似乎,還有一些羅馬人在當地堅守著。”
得益於軍正司對土耳其的滲透,顧度平知道在土耳其境內除了許多斯拉夫人沒有改變信仰之外,還有許多羅馬人沒有改變信仰,當然,他們數量極少,更多的是希臘人,亞美尼亞人,但實際上,他們仍然是羅馬人,至少是羅馬人的一部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亞美尼亞籍士兵竟然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主力。一些人更少靠此平步青雲,成為類似希拉剋略這樣的軍人皇帝。只不過,他們對於羅馬的印象早已經遠去,他們一直都稱自己是亞美尼亞人。
“但是許多人,都已經改變了信仰不是嗎?而且人數也在不斷的減少,羅馬人去那裡了?”
作為埃及國王的朱和墨,自然很清楚土耳其的現實,反問之餘,他又用感嘆的語氣說道。
“其實,這種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而作為征服者的他們,擁有的財富以及天然的地位,這有助於他們獲得優先繁衍後代的權力!當然,這是在和平時期,實際上,在被征服的早期,而被征服的物件,就因為女子大量被掠奪,人口繁衍就成了問題,就像羅馬人,在土耳其人征服後,數以十萬計的羅馬女子被土耳其人掠奪,大量女子被掠奪,羅馬人的繁衍就成了問題,數量自然越來越少,即便是現在沒有滅絕,也從當年的主人變成了微不足道的少數族群。如今真正的羅馬人可能只剩下幾十萬,而擁有羅馬人血統的土耳其人呢?他們作為外來者征服了那片土地,卻成為那片土地上的多數族群。這些所謂的土耳其人,基本上都是土耳其父親和本地母親的後裔。他們就是利用這種融合,讓羅馬人消失於歷史之中,羅馬人如此,巴爾幹等地的斯拉夫人從同樣也是如此。”
顧度平點了點頭,他的語氣變得有些沉重。
“其實何止是羅馬人消失了,就像在西域,當地的土人也是趨於消失,清虜殺入西域後,盡殺其男子,盡掠其女子為妻妾,如此一來,才用一代人的時間,從區區十數萬人膨脹為數百萬人的大族,現在看來,古往今來,但凡是征服者,大抵上,也都是如此,以掠人妻妾,滅人之族。”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顧度平只覺得的後背猛然冒出一陣冷汗,一陣寒意湧上了心頭,他想到了滿清,想到了當年滿清對華夏的佔領,他們在北直隸、山東等地地大掠包衣,不就是變相的掠人妻妾,如果沒有陛下中興大明,也許幾十,幾百年後,天下的漢人會不會也像羅馬人一樣,消失於世間?
看著若有所思的顧度平,朱和墨知道他也許正處於驚愕中,其實他自己第一次從父皇的口中知道所謂“進步”以及所謂的“融合”時,也曾為之震驚不已,甚至在很長時間裡,都會為這個真相而驚愕。但這是事實,鐵一般的事實。
“其實,我華夏先民大抵上也是如此。”
在顧度平尚未回過神來的時候,朱和墨又繼續說道。
“什麼是“扶夷歸夏”?所謂的“教化四夷”不過只是為“融合”尋找一個理由和高尚的藉口罷了,先易其信仰、奪其財富,再滅其文字、滅其歷史,再佔其妻女。如此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便消亡於歷史之中,不,是融合入這個大家庭之中!”
融合入大家庭之中!
這是多麼高尚的言語,但這個時候聽起來,又是何等的諷刺。
“那麼南洋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