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1章,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方。
坐在那裡正縫著衣裳的婦人,抬頭看著猛然坐起來的梁華禮,心嘆口氣,然後問道。
“小禮,你真的想要買條船嗎?”
“嗯!”
梁華禮點了點頭。
“駛船航海是收益最大的買賣,一條船最多一年就掙回來,雖說有風險,可收益這麼大的買賣,可還真沒有。有時候,一年甚至能掙回好幾條船來。”
當初選擇航海,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愛好,同樣也是因為錢,因為航海可以帶來的財富。即便是現在沒有了所謂的“一船絲一船銀”的暴利,但是航海的暴利仍然是極其豐厚的。
“小禮,其實,當年老夫人每房都給了一筆錢,你娘雖然只分到一萬兩,可這些銀子卻都存在銀行裡,就是憑著銀行的利息,也能過活的……”
婦人放下手中的針線,語重心長的說道。
一萬兩,對於許多普通人家來說,是一筆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放在銀行裡,一年就是利息也有700兩,有些銀行甚至會提供高達千兩的利息。這筆錢足夠小康家庭兩三年的開支。別說萬兩,普通人家頂多也就是想著有個三四千兩的銀行存款。然後靠吃息生活。
“娘,我想要的不是過活……”
朝著走廊外的河流,梁華禮輕聲說道。
“我想有一天能夠在這裡建一座屬於我的梁家花園,然後讓娘你住進去過上好日子。”
兒子的話,讓婦人長嘆口氣,然後她說道。
“其實,梁家之所以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還是因為太……哎,娘只是尋思著,你能好好的過一輩子,至於旁的……”
搖搖頭,婦人便不再說,只是嘆氣道。
“買船要多少銀子,回頭娘把銀子拿給你……”
興乾二十七年歲末,“福業”號帆船駛進了蘇伊士,“福業號”是一艘現在難得一見的“古船”,它是足足有二十八的船齡,要說有什麼與眾不同,就是外形很小,只有十二丈長。它長年漂泊於大洋上,飽受颱風海浪的洗禮,船身黑黝黝的,到處都是歲月的痕跡。只有中央的桅杆是新,這支桅杆是在原來的桅杆被風吹壞後,於北海海岸砍來的,其實,當時距離日本更近,但是因為“日本鎖國令”,朝廷嚴禁非特許船隻進入日本,違者一率流放,即便是擁有北洋貿易特權的北洋商船,也只有數十艘船獲准與日本貿易。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在桅杆吹斷的特殊情況下,大明和諸夏的船隻都會千方百計的避免飄流到日本。
老舊的甲板儘管破舊,但是在水手們的沖洗下,仍然非常乾淨。作為透徹船長的的梁華禮,曾在一艘同大小的縱帆船上當過一年的大副,今年有了自己的船後,就開始駕駛著這艘船出海,這是他第一次出海,從魯國到偽周,然後天竺各地,再到波斯,然後又是蘇伊士。
這一路上,船上攜帶的幾百噸來自大明和諸夏的貨物在賣掉的同時,又有許多當地土貨被裝上了船,天竺的棉花、波斯的毛毯等等這些貨物,如果有人出合適的價格,這些貨物就會被賣掉,然後再換成當地的貨物或者金銀。即便是沒有賣掉也沒有關係,至少天竺的棉花總不愁買家,無論是諸夏或是大明,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天竺棉。
船進港口後,在透過海關的查驗之後,和每個船長一樣,梁華禮直接去了港口的貿易中心,在那裡,他可以把船上的貨物掛牌,在等待買家的同時,也可以攬貨賺個運費。作為大明的殖民地,這裡與大明的任何一塊殖民地相比,都沒有什麼區別。
登計、尋貨……好不容易忙完了這些,梁華禮才得已到附近的茶館裡喝口茶,這邊剛喝一杯茶,就有人走了過來。
“您就是“福業”的船長嗎?”
一個年青人走到他的面前問道。
“嗯?你找船長幹什麼?”
梁華禮看著這個比自己長几歲的青年問道。
“我想和你談筆生意。”
“你想談生意?什麼生意?”
怎麼看,這個年青人都不像是生意人。儘管他並不熟悉生意人,但是這個年青人看起來根本不像生意人。
“你應該不是生意人吧。”
“您說的很對,我並不是生意,我是在運河公司工作。”
王興業主動做到他的面前,然後說道。
“對於生意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是呢,我的訊息卻非常靈退?”
“哦?”
“是這樣的,你知道,挖運河需要許多勞工,埃及官府徵派了徭役,這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