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6章,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力範圍的劃分上,沒有多少進展。
“……早在二十年前,在周國就國初時,周國就已經在檳榔地區設立貿易站,與當地土人進行貿易,按照先到先得的通行法則,對柔佛我們應該享有絕對的主導地位……”
“先到先得的話,葡萄牙人到的更早,是不是應該也加入他們一份?柔佛素丹欠下桂國二十萬兩白銀,按照債權法則,我們應該對當地享有主導權……”
好吧!
幾乎每一個國家的代表都表示他們的要求,同樣也有他們的道理,不過發言的都是國臣,都是大臣,作為與會者的大王們,根本沒有參與到談判之中,他們只是坐會議室的一旁,在那裡談笑風聲,似乎對於他們來說,談判的結果並不重要。
其實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很清楚,參與談判的國臣都已經有了底線,他們會堅持各自的底線。
當然,這些大王們所討論的也不什麼問題,他們大都只是在那裡談論著一些不相干的事情,聊著不相干的話語,他們知道,現在肯定是比耐心的時候。
就在他們談論著風花雪月,在那裡比著耐心的時候,原本緊閉的木門,突然開啟了,在那扇不到會議體會是不會開啟的木門開啟時,朱慈煊本能的抬頭往那裡看去。
幾乎是在推開門的瞬間,朱慈煊就看到了走進來的陛下。
“陛下!”
“陛下!”
陛下來了!
看到的、聽到的人都紛紛讓起身來,正在進行的談判,立即中止了,他們紛紛起身行禮,君臣之禮是不能違背的。
王臣們長揖行禮時,朱明忠面無表情的走到了首座,在他走到那裡時,晉王朱和域、桂王朱慈煊、秦王朱慈煥、魯王朱弘桓以及周王朱倫圻等人紛紛走到他的面前,站在那裡的時候,他們的神情顯得有些茫然。
陛下怎麼來了?
陛下不是不參與這次會議嗎?
就在他們詫異的時候,站在那裡的朱明忠,面無表情的說道。
“所有的大臣,全都退出去!今天朕有話對宗親們說!”
既然如此,外人肯定不適合在場。
沒有任何人會有什麼疑問,所有的大臣都退了出去,而在退出去的時候,潘仁遠看了一眼大王,向大王使了一個眼色,儘管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朱慈煊仍然用眼神回應了他。
在外人都退出去,木門再次緊閉之後,朱明忠才說道。
“朕在沒來南洋的時候,在中都就已經聽聞“南洋實為天下糧倉”的說法,過去二十餘年間,得益於南洋,才讓天下百姓無缺糧之憂,才讓天下人能吃飽飯,各國親王可謂是勞苦功高……”
盯著眼前的這幾位親王,朱明忠繼續說道。
“興乾三年,南洋石米三錢,抵岸五錢,興乾二十三年,石米七錢,抵岸九錢……”
提著這些米價的時候,朱明忠的語氣變得越來越冷。而桂王朱慈煊、秦王朱慈煥以及周王朱倫圻他們大都是一副茫然狀,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陛下為什麼會提到這些,至於朱和域只是靜靜的站在那,現在晉國在南洋還沒有什麼勢力範圍,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南洋米,甚至於晉國每年也需要從南洋進口大量的稻米,晉國以牧業為主,雖然種植小麥,但是面積有限。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參與這次會議的原因,是為了獲得一塊勢力範圍,然後在當地設立種植,滿足國內的對米糧的需求。
因為南洋米……太貴了!
所以,朱和域參與了這次會議,現在聽到陛下提及南洋米的價格,他他的心裡隱約意識,大事要發生了。
相比於朱和域的輕鬆,其它人卻做不到這樣的輕鬆,他們隱約猜到了陛下的即將說的話。
“米價上漲,朕可以接受,畢竟,二十年來,物價騰高,糧價上漲也是自然,讓利於民,又有何不可?只是,你們說,這糧價都漲到那裡去了?”
盯著幾位親王,朱明忠厲聲反問道。
“目下南洋米本地收購價低者不過三錢,貴者也不過四錢,那些個商行一個個打壓糧價,壟斷經營,強迫買賣,爾等非但不問,甚至還推波助瀾,還紛紛參與其中,你們告訴朕,如此這般,難道,你們就不怕民怨四起?就不怕境內出了個李自成嗎?”
突如其來的訓斥,讓眾人的無不是被嚇了一跳,朱和煊更是被嚇的臉上血色全無。
“陛、陛下……”
不等秦王朱慈煥說話,朱明忠就厲聲訓斥道。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