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2章 點歪的科技 (新書釋出,求支援),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書《回到明朝開工廠》已經發布,求支援)
其實,並不僅僅只有朱明忠在研究鏈球菌等細菌,實際上,在這個“秘方”橫行的時代,不知多少科學家也要從事著這一研究,只不過他們往往都是試圖在傳統草藥中尋找“靈丹妙藥”。
青蒿素、奎寧、嗎啡等等藥物,在過去的一百幾十年間給予了人們太多的啟示,似乎只要把中藥中有效的成份提煉出來,就可以製造出高效的現代藥物。
或許,人們太過偏執於提取中藥,而忽視了化學合成。就像另一個時空中,西方的醫學公司專注的合成,長期忽視天然藥物提取一樣。
兩個時空都在某一個環節中發生了偏差。
不過,發生偏差並不代表沒有科學家努力攻克疾病,大明最大的藥物公司——安康公司的試驗室中就一直進行著鏈球菌等研究,可是研究鏈球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種類繁多,種屬間致病性也存在差異,總不能把每種鏈球菌都試一遍吧?在這個問題上試驗室裡的研究人員早就果斷作出選擇:不管鏈球菌有多少種,我要最毒的那一種!他們從死於鏈球菌感染的病人身上採集樣本,培養分離後去感染小白鼠,希望能找到次次感染及致死率都是100%的菌株,因為只有無差別的感染及致死才能稱得上“最毒”。要在多年前,他們就找了將培養液稀釋十萬倍後仍能在兩三天內使接種小鼠全部死亡的菌株。
想要獲得這樣的高毒菌株並不困難,甚至不需要從透過公司,只需要往書院去一趟就可以獲得菌株,畢竟,書院也在研究這一病菌。
有了這種高致命的鏈球菌,感染動物模型很容易建立起來。
但是對於在動物身上作試驗,錢樂、李美紅他們都是外行,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當天錢樂又僱傭了幾個生物系學生,開始為那些小白鼠接種致命的鏈球菌菌株。
“每一種染料,都要作一個對照,要注意劑量……”
在他們給已經染病的白老鼠注射染料的時候,朱明忠特意提醒道。
磺胺在在體外無效,只有在生物體內酶的作用下磺胺才會被釋放出來。所以必須要用小白鼠進行試驗。
與另一個時空中的多馬克團隊不同的是,朱明忠一開始就選擇了偶氮類染料,而不需要像他們那樣嘗試了超過3000種化合物,最後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希望之光在那裡?
朱明忠已經記不清楚了,對於他來說,希望之光並不僅僅是那些染料,而是《化學大辭典》,當試驗室裡在那裡忙活著的時候,他則在那裡繼續翻看著辭典。
“磺胺……肯定有磺化和胺化的過程,那麼首先應該在含有磺的原料裡尋找,”
朱明忠自語自語道。
因為化學發展,尤其是命名發生了偏差,所以在《化學大辭典》中,朱明忠看到許多陌生的詞彙,幸好從辭典的解釋中,也可以分析出某些名稱,就像“泍”,如果不是看解釋的話,怎麼也猜不到它是另一個時空中的“苯”。
就像朱明忠在興乾年間寫的很多東西那樣,那個時候的人們看到諸如“氯、氫、氮、氨”這樣的字眼將會直接崩潰,就算他們翻遍《永樂字典》也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參考,那些字基本都是20世紀華人化學家們的傑作。
而在興乾後,隨著化學的發展,化學領域勢必也會出現新的造字現象,這是科技造字的縮影,但其他任何學科造的字也沒有化學領域那麼多而已。
“或許是因為它呈現液體狀態吧……”
自言自語中,朱明忠繼續翻看著,慢慢的他還是找到了一些規律。
比如固態的金屬元素使用金字旁,固體的非金屬元素使用石字旁,氣態的非金屬元素使用氣字旁。液體的用“三點水”,大抵上也就是如此,當然也有不少詞彙,是朱明忠留下來的。這也是他能找到偶氮類染料的原因。
連懵帶猜,朱明忠最後還是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咦?這是……磺洝……泍洝經冰醋酸……難道說……就是它?”
儘管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朱明忠感覺自己還是找到了所需要東西,於是立即詢問道。
“宋明傑,你知道,這個磺洝是幹什麼的嗎?”
“磺洝?”
正在進行比對試驗的宋明傑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好像給染料連上磺胺基團能增加對羊毛的著色作用,嗯,因為只有在生物體內酶的作用下它才會被釋放出來。羊毛……細菌……”
突然,宋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