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離開,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滅頂之災。他何曾有過絲毫遺民之心?
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若是朝廷欲對他們下手,他魏象樞又豈能脫得了干係?
僅僅只是憑著一條“仕清”,就能定他一個漢奸的罪名!
魏象樞知道他逃不過這個罪名,而且人們也不會覺得他是不是罪有應得,他也不知道如果他的名字被刻在“漢奸碑”上,會對魏家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所有的這些他什麼都不知道。
他能夠知道的只是,許多人正在不遺餘力的為宗室就國創造著條件——即使是他這樣的,也會在這場風波中被殃及池魚。
沒有人會去分辨這些。
因為涉嫌漢奸的人和事都不會有好結果。
無論如何,一但朝廷開始追究他們的責任,那麼下一刻,他的名字就會被刻在漢奸碑上,魏家舉族就會被流放,到時候,蔚州鄉人皆以他為恥!
魏象樞甚至可以猜到,魏家的祖墳甚至都有可能被平墳。
他對這些已不再關心……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什麼重振魏家聲望,所有的一切都完了,什麼都與他沒有關係了。因為已經沒有辦法補救了。
這一切就像是一個笑話,如果當年功名之心不那麼重,即便是不像傅山那樣為志士,也可隱於鄉間做隱士,如此又豈會有現在的劫難,甚至當初傅山寫信請他時,他能果斷一些,又豈會落得今天這步田地?
可後悔又有什麼用呢?
他也沒有任何辦法挽回這一切。人生彷彿便和他開了個玩笑。而這個玩笑卻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
上一次,人生和他開玩笑,無非就是他進入官場開始仕途生涯,看似將一帆風順時,卻在順治四年因事被坐,最後幸好受到從寬的降職處理。眼看著即將騰達之時,到順治十一年卻又因為陳名夏案牽連,又遭降職處分。順治十六年(1659)他因官場無常,以養母為由,去官回鄉。
也正因如此,魏象樞才不願意再入官場,才甘願隱於鄉間,可是……現在,卻連這一點都是奢望。
罷了、罷了!
興許,這就是命吧!
命裡有時,終是有啊!
命裡無晨,終是無!
長嘆一聲,魏象樞望著桌子的那一大碗砒霜,這是他讓家僕買來的,說是用來毒老鼠的,可卻是自己喝的才對……他顫抖著雙手捧起碗來。
這一碗毒藥喝下去,性命可就沒有了。
人死一了百了,這樣,朝廷即便是追究,也找不到活人了。想必會放魏家一馬吧!
死人……會放過嗎?
自然的,魏象樞想到了侯方域,想到被流放於臺灣、南洋各地的侯家舉族,或許是因為侯方域外的罪過太重,所以才會在他死後也要被追究。
像他……不過只是一個小人物罷了。
朝廷應該不會如此吧!
可萬一要是追究呢?
要是再治他一個“以死脫罪、死不悔改”的罪名呢?
一時間,端著這碗毒藥的魏象樞,不禁有些猶豫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
應該如何選擇?
是生?
還是死?
生,要承受太多的羞辱。
而死,又能擺脫這一切嗎?
擺脫不了的,魏家的名字會被刻在尉州城外外的“漢奸碑”上,勒石為記,警以世人。而尉州上下皆將會以魏家為恥,恥其為漢奸,甚至就連同祖墳也會被百姓趁夜夷平。
魏家最後會留下什麼?
只是一個為漢奸的恥辱!
而魏家之中又是誰為漢奸?
是他魏象樞,是他魏象樞啊!
想到這,魏象樞看著碗中的毒藥,是喝,還是……
“老爺……”
突然門外書僮的聲音讓魏象樞嚇了一跳,以至於心慌失措下他的手差點一下幾乎將碗中的毒藥給灑了出來。
死是不行的!
他連忙將碗放回桌子上,最後又看了一眼碗中的毒藥,然後定了定心神,又深吸一口氣後,才問道。
“何事?”
“有位呂姓的先生求見,聽口音是江南人。”
姓呂?江南人?
魏象樞心裡不覺得有些詫異,他所認識的江南人中,並沒有姓呂的。這時便聽門外又說道。
“他說有樣東西令小的交給老爺,老爺便定會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