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何憂,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

其實,朱明忠的頭腦很清醒,他知道東北的問題,當然更清楚,東北的將來。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東北會新增加幾百萬人。”

對於東北的情況,朱明忠早已全部記在了他的心中。

“可以說,透過三十五萬退役官兵和戰俘移民,已經讓東北的人口發展進入到了良性迴圈之中,這三十五萬人,一年就可以繁衍五十萬下一代,十八年後,他們長大之後,每年就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出生,最多五十年,東北的人口就會突破兩千萬,現在在移民的問題上東北已經和四年前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方以智聽後沒有做聲,而是在心裡在盤算著陛下的這番話:他確實忽視了這一點,只看到眼下的數字,而沒有看到將來下一代的自然繁衍。正像陛下說的那樣,這幾年新生的一百多萬兒童,在十八年後,就會在東北繁衍下一代,幾十年後,東北的人口確實會突破數千萬!

沉吟半晌後,想到另一個問題,方以智決定先聽聽陛下的意見。

“陛下,在東北,現在還有一問題就是,朝鮮移民大量湧入,畢竟朝鮮地窄而民貧,自當年陛下北伐大量使用朝鮮民夫之後,戰後朝鮮民夫紛紛賣身於東北定居勳士之家為奴,無不是攜基妻兒子女投奔主家,這幾年又有大量朝鮮百姓越江投奔親友,現在於東北的朝鮮人,幾乎不下五十萬,臣擔心,他們將來會成為我大明的隱患……”

曾經在後世目睹過歐洲的“子宮征服”所帶來的亂相的朱明忠,對於方以智的這個想法並不感到奇怪,甚至可以說,頗為佩服,畢竟,在這個時候,中國的政治家們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歐洲人……不等到吃不到豬肉的時候,都意識到不到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們都會選擇無視這個問題。

只不過關於朝鮮人的這件事,朱明忠早有自己的看法,實際上,很早之前,他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心中對此也是早有打算了,於是便直接問道。

“方愛卿,你告訴過,那些朝鮮移民進入東北後,都幹什麼?”

方以知連忙回答道。

“回稟陛下,都是寄居於主家為家奴,因為我大明已經取消人頭稅,所以,倒也沒有寄奴免稅之說,而且家奴也需要服徭役,主家皆不敢藏私,畢竟一經發現,是要剝奪他們的產業的,他們自然不會藏奴。”

“哦,原來都是給我們勳士家裡當家奴啊。”

朱明忠感嘆著,這樣的朝鮮人才是好的朝鮮人啊,知道自己的身份。

“確實,這全賴陛下開恩,當年許朝鮮勞夫自賣入勳士家中為奴,若不然,恐怕那些勳士連自己的幾百畝地都種不了!”

方以治立即恭維道。

“臣於天下游歷,見過太多的人事,也曾遍讀史書,但是像東北這樣不過區區數年,便從一片荒涼,變成今天這般富庶的,可謂是僅此一例,尤其那些勳士之家,家往往有數百畝良田,又有家奴兩三人,良田一半種糧,一半放羊、養牛,那些朝鮮家奴,男子為其下田種糧,女子伺候主人,孩子為其放羊,如此才有今天薄弱的富庶,這一切,可全都是當年陛下所賜。”

“這話倒也不虛!”

朱明忠頗為受用的說道。

如果說,全天下,那裡的人最感激他,恐怕就是天下的勳士了,尤其是東北,那些個地主,一個個小日子過去那是一個滋潤。而之所以能如此,都是因為他賜予的。

“過去軍中退役,往往願意回關內,但是現在,他們卻願意去東北,知道為什麼嗎?”

“白天騎馬打獵,晚上朝鮮婢侍寢。”

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後反問道。

“這樣的日子,誰不願意過?”

別說這樣的日子對於普通的官兵充滿了吸引力,就是對於許多官員,也是充滿了誘惑,不少人之所以願意到東北任官,是因為到東北任官可以得到“職田”,儘管那塊職田要等到將來他們致仕之後才能派上用場,可是千畝良田確實對很多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要關內限田的情況下,那些土地自然是誘惑十足。

不過,職田很快就會被取消,因為東北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是偏遠之地,需要用職田去誘惑官員主動前往東北任職。

“既然朝鮮美婢盡入我懷,又何慮之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