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未來,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的假設給嚇到的朱大咸,最後甚至惡狠狠的說道。

“去不去,可由不得他們!”

沒錯!

那怕就是不願意去,硬趕也要把他們趕過去,趕到海外,趕到諸夏,這是為他們好!當然也是為了大明,如果當年沒有流民,那些流民沒有變成流寇,又豈會有後來的億萬百姓慘遭殺戮?

甚至私下裡,在這一瞬間,朱大咸都冒出了一個念頭——要想辦法加快海外移民的速度!

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大咸突然意識到了問題。他抬起頭看著陛下,然後說道。

“陛下,您是在危言聳聽!”

原本朱大咸確實被嚇到了,因為他曾經歷過戰亂,經歷過生靈塗炭,也正因如此才會害怕,害怕自己的子孫後代會遭受同樣的劫難。

“哦?”

唇角微揚,朱明忠反問道。

“為什麼這麼說?”

“陛下,時至今日,南洋諸國遷走丁戶不下50萬,其子孫後代自然生長於諸夏,而非大明,未來兩百年間,遷往諸夏者又豈止千百萬,以臣看來,兩百年後我大明頂多也就是與萬曆年間相仿,又何來陛下方才所言“不得食”,況且,今日東北亦移民百萬,今日大明土地之遼闊,遠超昨日,昨日百姓尚可得食,為何明日不能?”

面對朱大咸的反問,朱明忠使問道。

“那麼四百年後呢?”

四百年後,糧食的產量會增加十倍,當然,這些話朱明忠並不會說。

“呃……這……”

“四百年後人口繼續這麼增長呢?”

當然不可能,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同樣城市化也是上佳的避孕藥。當然,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這……這……臣不知!”

朱大咸再次手笏行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朕以為,非得摧毀鄉間的自給自足不可,非如此,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看著朱大咸,朱明忠又繼續解釋著他的想法。

“就像現在紡紗業重創了鄉間的土紡生產一樣,而隨著土紗生產的銳減,紗廠的數量在增加,紗廠的工人也要增加,如果織布業也從千家萬戶進入工廠或者工場之中,那麼這些工廠勢必可以吸納數以十萬計的工人,而這些工人,他們定居在工廠附近,需要居住,需要生活,他們所有的生活物資,都需要購買,這會進一步刺激工商業的發展,無論是米商、菜販、油販以及布店,這些產業,都需要人去經營,他們彼此間的互相消費,就足以養活彼此,這些工廠、商鋪會吸納數以百萬計的閒散勞動力,城市在擴大,人口在增加,他們就不會去擠佔有限的土地資源,如此一來,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透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去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再以消費零售業吸納城市剩餘勞動力,這是國家發展的必然,也是唯一的途徑,只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無法理解它的重要性。

憑藉著來自後世的經驗,朱明忠並不希望等到問題發生之後再去想辦法,畢竟,在歷史上,從18世紀後,歐洲的城市之所以經常發生暴動,就是因為富餘人口太多,而工廠無法吸納足夠的勞動力,這也是歐洲大陸爆發革命的原因之一,當然,相比於他們,英國卻可以在工業化的同時透過移民解決問題。

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只是朱大咸並不能去理解,這個在21世紀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觀點,迷惑不解的他,皺眉問道。

“臣愚鈍,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何打算?”

說白了,不是因為愚鈍,而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什麼打算,或者怎麼樣去“摧毀”百姓的自給自足。

“平臣看報紙了嗎?”

見朱大咸這麼“謙虛”,朱明忠笑著問道,報紙是現在他了解外界的渠道,不僅僅是不被官員矇騙的渠道,同樣也是瞭解社會變化的渠道,也正是在報紙上,朱明忠看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臣不知道陛下所指的是那份報紙?”

朱大咸不解的看著陛下,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道報紙上有什麼大新聞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