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章 遣明使,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過去的大明瞭,甚至就連世界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而日本人仍然實施著鎖國令。
或許,一開始的時候,商會還無法這種訊息上的封鎖,但在現今的北洋商會上下看來這麼做卻是理所當然之事,估且不說其它,至少日本的鎖國,對於商會的貿易是極為有利的。
但是現在,日本卻派出了使團。
“會長所言甚是,不過在下覺得,這種欺騙恐怕是無法長久的。您沒有瞧見現在的那些倭人對大明的好奇,他們甚至恨不得,打扮成明人,在大明的街道到處走動一番,他們已經多次要求離開酒店,到街上逛逛了。而且,他們還不時的從酒店的夥計身上,甚至那些廣南妓女的身上套取訊息。”
梅文山不無擔心的說道,在他看來,訊息可以封鎖一時,但不可能封鎖一世,總有一天會漏線的。
他的這番話,立即引起了汪明川的警惕,他幾乎是立即沉聲警告道。
“居然會是這樣?記住,對那些那倭國代表,千萬不可因其唯喏有禮而放鬆警惕!一定不能讓他們有接觸真相的機會,要儘可能的讓他們相信過去所得知的假訊息,把那些廣南婢換上商會里特意培養的那一批,他們想探聽訊息,咱們先在他們身上探聽清楚再說。”
身為商會的會箍,汪明川可以從那些人來到大明之後,朝廷的反應中得知朝廷對於他們的態度,或許現在軍正司接手了一些工作,可是如果因為他們影響到了朝廷的大計,萬一朝廷怪罪下來,可就不是他能負擔得起的了。
畢竟,汪家的名聲在那,萬一要是新帳舊帳一起算,汪家可就不是流萬里那麼簡單了。無論是杞人憂天也好,鰓鰓過慮也罷,總不能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再去處理。
其實,汪明川並不知道,當他在那裡憂心如焚,擔心著做不好“接待工作”的時候,身處中都皇宮中的朱明忠本人,也是眉頭緊鎖著。
“日本使團……”
提到這個詞,朱明忠就是一陣頭大,他沒有想到,箱館的幾發炮彈,並沒有轟到日本的軍隊,反倒是一下子轟開了日本的國門,把日本的使團給轟來了,
“黑船來襲,變成了鯨船來襲?”
心底這麼苦笑著,朱明忠現在更擔心的讓日本看到世界,就像日本人在另一個時空裡,在其國門開啟後,日本不得不與歐美國家打交道。由於缺少經驗,幕府希望從中國身上學習有關知識。德川幕府意識到,必須與中國建立經濟和外交關係,這既是抗衡歐美國家的政治需要,也是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
於是,幕府決心組團訪華。
然而,去中國需要排水量較大的桅船,日本沒有,只得花銀元向英國商人購買了一條商船,改名為“千歲丸”。1862年5月27日,這艘商船載著由官員、翻譯、藩士、商人和學者組成的51人使團從長崎出海了。
初見上海時,日本人都驚呆了,“千歲丸”上海行使得日本人的中國觀被徹底顛覆!正是那兩個月的訪問,讓日本對中國和西方都有了新的認識。
如果說,在過去幾千年裡,日本人一直仰視中國的話,“千歲丸”來華以後,其內心裡更多的則是對中國深深的失望和蔑視;雖然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是見到曾經輝煌繁盛的中華帝國被西方列強踐踏到如此地步,向來崇拜強者的日本人開始對西方滿懷敬畏之情。
這些認識上的變化堅定了日本“脫亞入歐”的決心,深刻影響到日本後來的政治選擇。
在這個時代,日本人如果看到大明發生的劇變,他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會不會就像另一相時空中那樣,以“脫亞入歐”的決心,再一次派出“遣唐使”,再一次全面向中國學習?
這可不是朱明忠願意看到的,之所以費盡苦心,向日本傳遞假訊息,可就是為了讓日本沉浸於鎖國之中,或許他們不一定會像滿清一樣“妄自尊大”,當然他們也沒有那個本錢。
但是卻可以讓他們不斷落後於世界,為最終的解決鋪平道路。
現在,怎麼辦?
這使團總不能不見吧……
“要不然,就讓他們參觀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