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鯨海,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鯨港,是黑龍島(庫頁島)上最大的港口,五年前,大明海軍的軍艦駛抵這座舊稱苦兀的島嶼,將其納入大明的治下,後來又被內入黑水都督府下,並易名為黑龍島,而鯨港也正是那時興建,因為鯨港為東向西,冬季受西風影響嚴重,雖有防波堤保護,但不時仍有巨浪湧港。
不過,即便是如此,鯨港依然是鯨海(日本海)最重要的港口之,尤其是在海參崴進入結冰期後,鯨港就成了大明的捕鯨船在鯨海的母港,儘管朝鮮對大明開放有多座港口,但是大明的捕鯨船還是更喜歡這座港口,因為鯨魚群會從黑龍海峽駛過。
相比於大明的任何一個港口,鯨港的無疑是極為特殊的,在這裡除了明人之外,還可以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人——苦兀人,苦兀人的外貌與漢人以至於本身相貌與漢人就有所不同的女真人也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眉毛突出,毛髮稠密,眼圓而深陷,睫毛長而分歧,鼻垂直,臉和全身多毛,明顯具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
相比於曾抵抗大明統治的生女真,這些苦兀人反倒是輕易的接受了大明的統治,接受了大明的器物,他們的服裝,過去主要是用獸皮和魚皮製作。現在也和明人一樣,改穿棉衣。儘管大明沒有禁止他們打獵捕魚,要求他們從事農業活動。但是面對文明的衝擊,他們中的不少人,依然開始嘗試著融入大明。
在鯨港就可以看到不少苦兀人,相比於東北禁止女真保留自己傳統的風俗和文化,禁止他們打獵捕魚,要求他們從事農業或者伐木。主動融入大明的苦兀人受到了優待,在這裡可以看見他們坐在街頭聊天,儘管他們穿著大明的衣服,但卻是地道的野人,他們的樣子甚至會讓初來乍到者驚訝不已。
在這些來自蠻荒之地的土著之外,有很多人都是大明的捕鯨船上所需要的捕鯨手。他們過去曾划著樺木製成小艇,在大海上捕鯨,他們無一例外的身強體壯,但卻沒見過任何世面。如今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離開自己的部落,加入捕鯨的行列,看準了捕鯨可以給他們帶來財富。
畢竟,隨著文明社會的商品湧入這個島嶼,在改變土人的同時,也讓他們見識到了白銀的力量,白銀可以讓他們的家人過上更體面的生活,而對他們而言,捕鯨是獲得財富最好的選擇。
在這裡,分辨出普通水手與捕鯨手的區別很簡單,儘管他們的腰間都有一根水手穿的腰帶,還掛著一把帶鞘的纜刀,但是他們穿的不一樣,與普通的水手穿著海軍式的呢絨大衣不同,那些捕鯨手要穿這樣的衣服出海,真是笑話,一陣海浪打過來,溼透的衣裳就能把他們拖下海去,所以他們都是穿著皮褲皮衣,即便是海浪打在身上,也不會打溼衣服,那內裡襯著毛皮的皮衣,即便是在鯨港的冬天,也能擋得住這裡的嚴寒,當然外面還需要再罩上一件毛皮大衣。
如果沒有捕鯨業,鯨港恐怕與這個荒僻的島嶼上的其它任何一處海岸一樣,沒有多少區別,同樣的荒涼,同樣的人煙稀少。可是現在這裡卻是一座擁有五六千人人的城市,這裡所有的建築與錢財,都是大海上撈來的,是捕鯨手用標槍從大海里戳上來的。
據說在大明,每十桶鯨油裡,就有九桶出自於這裡,關於鯨油,有很多說故事,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在皇帝的皇宮裡頭,那一個個油燈裡通宵都點著鯨油燈。是真是假,無人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鯨油正是從皇宮裡傳出來的習慣。
而鯨油,正是產自於鯨港,出自於那些捕鯨手的手中。
在鯨港的碼頭邊,有個捕鯨者的酒館,所有將要揚帆啟航的和歸來的捕鯨手們,都會到這裡來,這裡既有來自大明各地的捕鯨手,當然也有各地的女人,朝鮮的、女真的、廣南的,甚至於還有來自歐洲的妓女,她們總是試驗掙走這些捕鯨手身上的銀子。
在這裡,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喝得醉醺醺的、搖搖晃晃,他們大聲的說著,吼著,大口的喝著酒,並不時的調戲著身邊的女人,男人放肆的笑聲和女人的尖叫聲、笑聲在這裡迴響著,突然房門被推開了,風雪灌了進來。
“出事了!”
闖進來的水手大聲喊道。
“金元寶號在進港的時候,被海浪推著撞上防波堤了……”
突如其來的訊息,讓原本放肆的歡笑的男人們都愣住了,他們的手裡還端著酒杯,他們的神情顯得有些複雜。
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行業!
在大海上,也許鯨魚一拍,就會把他們的小艇拍碎,他們甚至也有可能魂歸大海。而且在海上航行的時候,也會充滿風險,海霧起來的時候,會迷航,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