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騎兵,大明鐵骨,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馬打藍人的水牛皮鼓的鼓聲和牛角號的號聲在天地間迴響的時候,當十幾萬馬打藍人手拿著各種簡陋的兵器,在那裡用土語叫嚷著要攻進新衡州,屠盡城中的漢人時,他們並不知道,在兩天前,就有一支援軍,從海峽的另一邊趕來了。
這支援軍的規模不大,不過只有千人,但是這千人的部隊,卻是封國於蘇門達臘島的周國最精銳的部隊。
在諸國之中,周國談不上強,甚至也談不上富,周王朱倫圻既不像秦王那樣有個好兄長,也不像桂國那樣有個好岳父,但是相比於他們,朱倫圻更像是拓業之君,就藩周國後,面對強勢的亞齊,他並沒有主動進攻,而是千方百計結交對方——為他的三個兒子娶納了亞齊妃子,即便是在亞齊由女蘇丹統治,內戰頻繁,中央政權嚴重削弱的情況下,他也沒有主動擴張,而是透過聯姻的方式,結交亞齊內部的各方,讓周國成為他們的盟友,而不是敵人。
而在這一過程中,周國的國土也在不斷的擴大——那些人為了獲得周國的支援,紛紛願意割讓土地予周國,而周國所憑藉的就是這支千人的精銳騎兵!
騎兵!
有誰能想到,立國於南洋的周國,居然會以騎兵為主力,而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南洋各國皆無騎兵,在很多時候這支騎兵都可以在戰場上橫衝直撞,在與亞齊女素丹大軍的戰鬥中,更是多次重創亞齊軍,進一步削弱了亞齊的力量,擴大了周國。
而現在,這隻騎兵卻出現在桂國,十天前,當桂國的使者出現在周國的宮廷後,周王朱倫圻毫不猶豫的做出了派兵的決定,當然,這兵並不白派的,作為回報,在未來的幾年內,桂國每年要向周國提供五萬石米。
“五萬石……”
想著父王的出價,作為騎兵營統領的朱敷銚唇角一挑,然後冷笑道。
“真虧父王能想出來,周國再窮,也不差這麼點米。”
“世子,五萬石米,十年就是五十萬石,有這五十萬石米,我大周在未來十年,就能安置十萬戶移民,有十萬戶移民,我大周便能成為諸夏之大國……”
穿著一身盔甲的趙明覆,渾身已看不到絲毫書生的文弱,兩年前在周王的邀請下,他與許多北直隸計程車子一樣,來到了周國,儘管他是書生,可是面對周圍盡是虎視眈眈野人的現實,他不得不拿起劍,然後又穿起了盔甲。
人總是會變,周國的環境改變了他,讓他變成了一個武人,儘管,他仍然以文人自居,可是為了自己的封地,趙明覆並不介意,用刀劍去鎮蠻撫夷,去宣講教化。
“十萬戶……”
朱敷銚的目光微微一斂,並沒有顯露出絲毫的情緒,從去年17歲第一次上陣,第一次殺敵之後,他就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情緒。
十萬戶!
這是父王與朝臣制定的目標。
十萬戶,每年可生子十萬,五十年後,大周將是戶丁百萬的大國,到那時,大周就可一統蘇島,將蘇島蠻夷盡數教化為漢。
“到那時,也許,就不需要再像現在這樣,每每親自領兵了!”
朱敷銚的心裡這麼想著,想到剛出世的兒子時,他的唇角一揚,暗自想著,也許,等到他長大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像他一樣領兵出征了。
“報統領,馬夷開始集結了!”
在斥侯的報告之後,一直藏身於樹林裡的騎兵,開始緩緩的移動了,周國騎兵騎乘的馬匹,是平南府用緬甸馬與阿拉伯馬雜交的品種,相比於蒙古馬,更適合南洋多雨的環境。
終於,他們來到了雨林的邊緣,朱敷銚冷眼看著馬打藍亂哄哄的在新衡州城外的聚集著,看著那十幾頭戰象,他只是冷冷一笑,完全不看在眼裡,對付戰象,他們有自己的辦法。
在雨林的邊,還躺著幾具土兵的屍體。這是土人的哨兵,或許土人看似野蠻,可並不意味著他們是白痴,他們也知道在側翼放置哨兵。只不過,在與亞齊人的戰鬥中,周國軍隊已經學會了如何對付土人,在這支騎兵中,還有幾十個歸化土夷,他們是世代生活在雨林中,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在雨林中悄無聲息的接近敵人,然後刺殺對方的哨兵,從而為騎兵的進攻鋪平道。
也正因如此,馬打藍人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被人盯上了。盯著那些完全沒有防備的馬打藍人,相比於朱敷銚的冷笑,騎兵營中的那些騎兵無不是變得心情激動起來,與南洋諸夏不同的是,周國的騎兵大都來自塞北,他們往往都是最為低賤的蒙古牧奴,周王在就國前,透過商人買來了六百個牧奴,正是這些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