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克希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一章 d堆疊,工業之流光歲月,中克希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想把汪正國一時胡謅的質子計算機解釋清楚,這種難度還真不是一般,比起982年由理查德·費曼所提出量子計算機構想,質子計算機應該算是更高階的層次。

除非得到三體星科技支援,否則就以現在的人類社會科技來看,別說展開研製,即便是在理論上想要理解過來都是費勁,

比如將三維狀態下的質子展開至二維,並且還要無限擴大、雕刻、重新回到三維狀態,這些到底該如何解釋,反正倪光南自己都搞不懂,更不用說深入地解釋這東西。

歸根結底,鑑於ISS大會這些科研學者的知識結構陳舊,倪光南最終還是放棄用質子計算機這種大忽悠去燒腦,說個簡單一點的方案了事。

質子計算機是把三維的質子展開至二維,然後再進行電路的雕刻加工,現在倪光南想法則是正好和質子計算機套路相反,他要做的是把二維狀態的半導體積體電路造成三維結構。

好吧,這樣說是不是還依舊很燒腦,那就來點兒正常人能夠聽懂的。

“我們當前的半導體積體電路都是在一塊矽平面上進行加工而得來,首先是面積大小受到其它電腦硬體限制,為了強化效能,我們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只能縮小單個電晶體體積。”

接著,示意工作人員將角落當的小黑板拉過來,這東西在任何時候都少不了。

先是畫出一間單層小平房,之後又在旁邊基於同樣的佔地面積畫出一棟高層摩天大樓,兩幅簡筆畫搞定之後,將其推到演講臺最前方,指著旁邊單層平房。

言到:“在半導體制程工藝精度不變的情況下,要在原定微處理器面積大小之內整合更多電晶體,我們首先得放棄當前這種單一平面內建造單層平房的2D加工模式,轉而改為建造摩天大樓這樣,再增加第二層、第三層、乃至更多...”

“每多增加一層,相應電晶體數量也能夠實現翻倍增長,當然,這種設計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層與層之間該如何連線,這是個問題,還有對應的散熱,這些實際都需要我們想辦法,但開陽半導體已經在此領域有所突破,對於這種新的技術,我將其稱之為:3D堆疊,大體屬於半導體封裝技術分類。”

在半導體積體電路的製程工藝難以突破時,轉而開發3D堆疊這種更先進的封裝技術,其實也能夠實現技術上的巨大飛躍。

那這種東西的可行性高嗎?

別的不用多說,美帝國防部高階研究規劃局在2005年規劃發展檔案當中,直接把3D堆疊技術定位成美國未來防衛技術轉型的三大基礎技術之一,這將成為美國八大國防戰略的核心技術支撐平臺,並且將會產生革命性影響。

所以說,像3D堆疊這種東西,未來註定是不平凡的存在。

現在倪光南總工爆出3D堆疊封裝技術,實際這東西在開陽半導體那邊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只不過還沒到全面爆發的時候罷了。

之前按照計劃,如果開陽半導體還不能在短時間之內突破0.5微米制程技術,公司會直接採用3D堆疊技術來提升處理器效能。

在2000年之前,微處理器的電晶體數量還沒有達到一定量級,所謂發熱問題都還不算太顯著,再加上RIS指令集的處理器在功耗與發熱方面控制都還比較好,只要不是堆疊層數太多,大不了再提前弄出PU風扇、水冷這種東西,其實也都還可以跟微處理器更新換代速度。

不過嘛,隨著林本堅加入開陽半導體,帶領團隊迅速攻克0.5微米制程的工藝問題,於是在開陽95處理器專案中,最終還是沒有打算那麼早採用3D堆疊,選擇傳統方案,控制風險。

此前開發的相應技術轉為備用,並且還繼續投資進行完善,以備不時之需,萬一哪天的工藝製程技術被卡住,說不定還可以拿這技術出來救火。

採用3D堆疊技術研製微處理器,未來會受到不同堆疊層之間間距太小所導致的散熱難問題困擾,但如果將其用於儲存裝置,最難解決的散熱問題便不會存在,基於記憶體裝置工作性質來說,它壓根兒是不會出現高發熱的可能。

在20年,那時候的全球各大記憶體裝置公司紛紛轉戰3D堆疊技術,迅速推出各種堆疊層數高達三十多四十層的記憶體晶片出來,在佔用同等面積大小情況下,可以十倍於傳統的DDR3的記憶體容量、讀寫速度。

汪正國重生前,運用3D堆疊技術所製造的3D NAND記憶體晶片已經面世,並迅速更新迭代,完全有望直接革掉NAND/DRA的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我要上頭條

一夢一界

她很野

元寶星